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華府加徵中國電動車關稅 分析稱可視為政治表態

2024/5/17 11:58(5/17 12:12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台北17日電)白宮宣布加徵自中國進口的電動車關稅至100%,德國經濟學者分析,此舉在美國選舉之年可視為對內政治的表態,當然也表達對中國近年來所作所為的不滿。

德國之聲(DW)16日報導,德國基爾世界經濟研究所(IFW)貿易政策研究中心主任辛茲(Julian Hinz)表示,100%關稅是很高的稅率,這意味著,一輛車的價格因此翻倍,不過去年中國向美國出口的電動車僅1.2萬輛,相對於向全球出口的150萬輛,微不足道。

他說,從經濟上看,(新稅率)不會帶來多大的變化,而更多的是一種政治宣示,因新的關稅不僅針對中國的電動車,還包括太陽能電池、鋼鋁產品、半導體等。

辛茲指出,在(美國)選舉之年,這是一種對內政治的表態,當然也是表達對中國近年來所作所為的不滿,因關稅針對的這些產業獲得密集補貼,相關的討論不僅在美國,在歐洲也是如此。

雖然美國和歐洲也有高額補貼流入電動車產業,不過辛茲表示,中國的工業政策多年來皆由政府介入並鎖定特定做大產業,也就是說中國政府浪費資金,挹注優先發展產業,建立龐大產能,即使全世界消費者受益,也是扭曲市場的行為。

因華府已宣布加徵自中國進口的電動車關稅,辛茲建議歐盟,已經啟動的反補貼調查當然要照程序到底,並權衡歐盟的目標是什麼,關稅雖可保護特定產業,也會導致綠色轉型所需的產品價格上漲,不能指望中國製造商承擔這些成本。(編輯:曹宇帆/廖文綺)1130517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地機族
請繼續下滑閱讀
美中科技緊張升高 傳微軟徵詢中國員工外調意願
172.30.14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