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德國極右翼壯大吸納年輕世代 歐盟綠色革命前景憂

「你想比你爸媽還窮嗎?連自己的房子、車子都沒有?一個月只吃得上一次肉,那麼現在的歐盟政策正適合你!因為他們推行的那套氣候巫術,保證讓你過不上像父母和祖輩一樣富裕的生活。」

中央社駐柏林特派員林尚縈

2024/3/17 17:46(4/28 10:27 更新)

極右翼加入農民抗爭 高喊反對綠色意識形態 許多極右翼人士認為全球暖化只是一種「綠色意識形態」,並非是有實證的科學問題。農民抗爭中,AfD支持者高舉「意識形態填不飽肚子」的牌子,反對德國政府的減碳政策。中央社記者林尚縈柏林攝 113年3月17日
極右翼加入農民抗爭 高喊反對綠色意識形態 許多極右翼人士認為全球暖化只是一種「綠色意識形態」,並非是有實證的科學問題。農民抗爭中,AfD支持者高舉「意識形態填不飽肚子」的牌子,反對德國政府的減碳政策。中央社記者林尚縈柏林攝 113年3月17日

很難想像,這段半廣告半恐嚇的話語不是來自於某個傳銷組織,而是節錄自被視為極右翼的歐盟黨團「認同與民主」(ID)成員克拉(Maximilian Krah)的TikTok影片。

「另類選擇黨」崛起 歐盟憂心複製德國選舉結果

隸屬德國另類選擇黨(AfD)的克拉,他的身分除了是歐盟現任議員,還是代表AfD再次競逐今年6月歐洲議會選舉政黨名單上的頭號候選人。

這位47歲的前律師在TikTok坐擁近40萬名追蹤者,是這個短影音平台上曝光量數一數二高的德國政治人物。TikTok上最受歡迎的前十大德國政治人物超過一半來自AfD。

社群媒體的流量不見得能轉化為未來選舉的得票率,但主張驅趕移民、懷疑歐盟、不相信氣候變遷是人為造成的右翼極端主義政黨AfD,不僅去年首度贏得市長選舉,根據民調平台「歐洲選舉」(Europe Elects)統計,當前AfD支持率近20%,已躍升德國支持度第二高的政黨。

AfD崛起的現象,引發6月歐盟是否會複製德國選舉結果、反對歐洲「綠色新政」(European Green Deal)的極右翼黨團「認同與民主」成為左右歐洲議會決策力量的疑問與隱憂。

極右翼藉反對減碳與能源政策獲政治能量

民粹主義專家畢司康(Floris Biskamp)在研究報告「歐洲極右翼政黨的環境政策」中指出,極右翼政黨如AfD的崛起,對歐盟內部尋求統一行動對抗全球暖化已經構成威脅。

他認為,將種族和民族主義作為核心理念的極右派,為維護國家自然遺產和強化民族認同,某些時候會選擇支持國內的環保政策;然而當面對涉及需要透過國際合作來解決的全球性問題時,便會採取批判立場,其中最經典的問題就是「全球暖化」。

歐盟為對抗全球暖化而推行「綠色新政」(European Green Deal)。打開「認同與民主」黨團官網,會看見裡頭充斥著對「綠色新政」的各種尖銳批評。

包括將「建築節能指令」(EPBD)描繪成強迫屋主翻新房屋的「綠色十字軍」;把「淨零工業法」(NZIA)中鼓勵使用的碳捕捉與封存技術視為增加生產成本與消費者負擔的元兇;指控傳統燃油車向電動車低碳轉型是害得歐洲本土汽車製造業受苦、中國電動車獲益的原因。

在德國境內,AfD則是風力發電最忠實的反對者,近年因有著和執政黨截然不同的能源主張,獲開發區當地民眾支持。

例如風景如畫的黑森州小鎮海因琴(Haintchen)正面臨11座風機可能帶來的影響,居民們擔心,為建設風機不得不砍伐森林,會導致「林中100多隻鹿和受保護的紅鳶將來沒有歸處」。

高物價衝擊日常生活 加深民眾對綠色轉型不安

在能源議題中支持森林保護的AfD於海因琴獲得前所未有的支持,地方選舉中的得票率大幅增長。當地居民受訪時說,因為對開發案不滿,所以用投票給AfD的方式,抗議當前綠黨主導的能源政策。

綠色革命為極右翼政黨提供了擴大影響力的舞台,除了鄰近風場的住戶,德國政府為減少碳排取消農用柴油和機具車輛的稅收優惠也引起農民憤怒。去年底開始,有大批民眾每週開著拖拉機前進城市抗爭,記者現場觀察,抗議人群除了一般農民,也不乏AfD與其他極右翼團體。

農民說,政府過去採取的稅收優惠對中小型農場至關重要,取消補貼不僅是數字上的損失,更代表經營靈活性的縮減;且為適應日趨嚴格的環保與能源法規,農場現在必須投入更多資金於農業轉型,取消補貼無疑是對生活的重擊。

在尚未從疫情與俄烏戰爭影響中復原的德國,如此重擊造成的社會坑洞隨處可見。民眾每日面對因通膨而持續飆升的物價同時,還要擔心年底因為能源價格波動收到的高額瓦斯與電費補繳單。

近日記者友人也抱怨,疫情前拿出一張10歐元鈔票可以買兩個柏林土耳其沙威瑪(Döner)還找零,現在單買一個沙威瑪連一張10歐鈔票都不夠。

百萬年輕人成首投族 TikTok世代影響歐盟大選

極端主義往往蔓延於日常陣痛,擅長利用情緒動員的AfD能在TikTok取得成功,恰恰反應了弱勢族群對現實生活的無力感與年輕人對未來的擔憂。

今年德國將歐洲議會選舉的投票年齡下修至16歲,超過100萬名成長於短影音世代的青少年將成為首投族,透過公民參與影響歐盟的政策走向。

打開TikTok,AfD正顛覆過去政黨溫和化、向中間靠攏以吸引多數人支持的經驗,走上一條「極端主義正常化」的道路,不斷將複雜世界的問題簡化為單一敵人圖像,向手機螢幕前的德國人輸出「聯邦政府恨你」、「歐盟正在操弄氣候(政策)巫術」等極端言論,強化自己才是真正代表人們發聲、無懼執政黨打壓的大眾代理人形象。

長期關注TikTok對全球社會影響的資深德國記者波許(Marcus Bösch)定期在個人電子報「了解TikTok」發布分析文章,調查到近年AfD議員策略性集體調整,將在國會政策演說的敘事格式調整為在TikTok演算法與用戶喜歡的模式,以更有效地將其言論透過短影音擴散傳播。

針對德國極右翼佔領TikTok的現象,自民黨籍總理蕭茲近日宣告,要求聯邦政府及各部門也申請TikTok帳號。

傳統政黨似乎正深陷在新數位空間中消失的集體焦慮;然而,看不見綠色革命所帶來的經濟壓力與生活方式改變,才是人們轉向支持能帶領他們宣洩失望與憤怒極右翼政黨的原因。(編輯:周永捷)1130317

「另類選擇黨」議員克拉在TikTok坐擁近40萬名追蹤者,是這個短影音平台上曝光量數一數二高的德國政治人物。(圖取自克拉TikTok帳號)中央社記者林尚縈柏林傳真 113年3月17日
「另類選擇黨」議員克拉在TikTok坐擁近40萬名追蹤者,是這個短影音平台上曝光量數一數二高的德國政治人物。(圖取自克拉TikTok帳號)中央社記者林尚縈柏林傳真 113年3月17日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地機族
172.30.14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