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美最高院首席大法官示警 AI將重塑司法領域

2024/1/1 21:29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華盛頓31日綜合外電報導)美國聯邦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羅伯茲在今天公布的年終報告中表示,人工智慧(AI)對司法領域的影響有好有壞,人們理應「保持謹慎和謙遜」,因為不斷發展的人工智慧技術正改變法官和律師的工作方式。

羅伯茲(John Roberts)在13頁報告中列出人工智慧(AI)對司法專業領域的優缺點。他表示,AI可能增加貧困訴訟當事人訴諸司法的機會,徹底改變法律研究,並協助法院更快、更便宜地解決案件,同時也指出隱私問題和當前技術無法複製人類裁量權。

羅伯茲寫道:「我預測人類法官將會存在一段時間。但我同樣有信心預測,司法工作尤其是審判層面,將明顯受到AI影響。」

羅伯茲強調「任何AI的使用都須謹慎和謙遜」。他提到一個例子,AI幻覺導致律師在法庭文件中引用不存在的案件,並說這「絕對不是一件好事」。羅伯茲並未舉出確切案例,只說這種現象「成為今年的頭條新聞」。

舉例來說,川普的前私人律師、封口費案中間人柯恩(Michael Cohen)在上週解封的法庭文件中坦承,他誤將AI生成的假判例交給律師,最後加入了正式法院文件中。(譯者:陳昱婷/核稿:嚴思祺)1130101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地機族
請繼續下滑閱讀
172.30.14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