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日學者分析中國可能武力侵台5情境 籲美日定期對話彰顯威懾力

2023/12/17 17:05(12/17 17:32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圖為7月國軍漢光演習,在新北市八里海灘進行聯合反登陸作戰演練。(中央社檔案照片)
圖為7月國軍漢光演習,在新北市八里海灘進行聯合反登陸作戰演練。(中央社檔案照片)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戴雅真東京17日專電)日本安保專家宮家邦彥分析中國可能武力侵台的情境包括台灣宣布獨立、中共對軍力過度自信、共產黨內部鬥爭、中國社會經濟問題惡化爆發民怨,以及獨裁者誤判情勢。他呼籲日、美定期舉辦領導層級對話,不能讓中國低估日本與美國的威懾力。

曾在外務省任職的宮家邦彥在「產經新聞」撰文表示,他隸屬的日本智庫佳能全球戰略研究所(Canon Institute for Global Studies)上週末在東京舉行「台灣有事」的相關演習。這是2009年以來第43次舉行這類演習,有約40名國會議員、公務員、自衛官、學者、商界和媒體人士齊聚,花費一天一夜展開極具真實性的演習。

宮家表示,日本近年來雖然舉辦更多「台灣有事」相關演習,不過「台灣有事」並非一定會涉及「武力攻擊」。上週末的演習就假設中國製造各種不會發生武力攻擊的危機,從資訊戰到從經濟上施壓等方式來脅迫台灣,企圖達到「不戰而勝」的目的。

他表示,演習主辦單位根據各種資訊綜合分析,中國可能會製造日本和美國難以發動軍事行動對應的情況,創造各種既定事實來「解放」台灣。結果是中國沒有真正發動「對台灣的軍事侵略」,使得日本沒辦法展開「事態認定」的討論。

根據日本的「重要影響事態法」,台灣若遭到武力攻擊,日本會討論這是「重要影響事態」、「存亡危機事態」或「武力攻擊事態」,展開相對的應對措施。

不過,宮家也不否認中國有對台灣軍事施壓的可能性,他認為在5種情境下,中國可能侵台。

情境1:台灣發表獨立宣言

由於中國堅持主張「一個中國」原則,這是中國共產黨執政正統性的基礎,台灣如果正式表明獨立,中國將別無選擇動用武力。不過,當今的台灣政府宣布「獨立」的可能性極低。

情境2:中共軍事強硬派的過度自信

宮家表示,中國人民解放軍可能會低估美國、高估己方的軍事能力,因此向中共執政高層做出「現在發動攻擊可能成功征服台灣」的保證。

情境3:共產黨內部權力鬥爭

他表示,如果現任領導人面前出現一個強大的政敵,批評領導人的外交政策「軟弱」或「不足」,領導人會被迫採取某些反制措施。如果中國的國內經濟社會狀況惡化,共產黨內部可能再次爆發權力鬥爭。

情境4:爆發民怨

從宏觀經濟學角度來看,中國目前的經濟政策不夠充分,有房地產市場低迷、資產負債表衰退、青年失業率惡化、社會保障制度出現缺陷等問題,中國累積的民怨如果爆發,領導人可能會採取對外強硬立場,以轉移視線。

情境5:獨裁者誤判情勢

最後一種狀況則是「獨裁者誤判情勢」。宮家表示,這是最恐怖的一項情境,就像是俄羅斯總統蒲亭(Vladimir Putin)下令入侵烏克蘭,但也是發生機率最高的。

他表示,如果上述分析正確,在台灣「維持現狀」的同時,日本必須對「台灣有事」的情況做好準備。而為了實現這一目標,日美必須定期舉辦領導層級對話,不能讓中國低估日本與美國的威懾力,避免出現「獨裁者誤判」的情況。(編輯:周永捷)1121217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地機族
172.30.14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