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立陶宛擬修法擴大禁止軍人赴不友善國家 中國在列

2023/12/6 03:15(12/6 07:45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立陶宛國防部近日提案修法擬擴大禁止軍職人員前往「不友善國家地區」,新增國家包含中國。圖為軍人別著立陶宛國旗的臂章。(圖取自facebook.com/LRKAM)
立陶宛國防部近日提案修法擬擴大禁止軍職人員前往「不友善國家地區」,新增國家包含中國。圖為軍人別著立陶宛國旗的臂章。(圖取自facebook.com/LRKAM)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陳韻聿倫敦5日專電)立陶宛國防部近日提案修法,擬擴大禁止軍職人員基於非公務目的前往「不友善國家地區」,新增國家包含中國。國防部表示,相關禁令是考量國家安全利益。

立陶宛國家廣播電視(LRT)等媒體報導,新法令預計可在明年1月生效,屆時軍職人員除非有公務需求,將不得前往明文列舉的「不友善國家地區」。

根據立陶宛國防部擬定的清單,「不友善國家地區」包括俄羅斯、遭俄羅斯於2014年兼併的烏克蘭克里米亞(Crimea)、白俄羅斯、亞美尼亞、亞塞拜然、哈薩克、吉爾吉斯、塔吉克、土庫曼、烏茲別克、遭莫斯科實質控制的喬治亞阿布哈茲(Abkhazia)及南奧賽提亞(South-Ossetia)地區、同樣遭莫斯科在當地扶植勢力軍事控制的摩爾多瓦聶斯特河沿岸(Transnistria)地區,以及中國。

根據修法提案,政府部門有權訂定准予非公務訪問的個別例外情況,以及相關審查與許可核發程序。

今年7月,立陶宛外交部發布「印太戰略」,內容提到中國的對外政策日益具侵略性,且為達目的,中方不惜動用經濟、政治、外交及其他類型的多樣脅迫手段。中國對人權、以規則為基礎的國際秩序以及國際組織的態度,皆足以對自由開放的民主社會構成重大挑戰。

此外,立陶宛「印太戰略」指出,北京與莫斯科的關係日益熱絡,這增加中國與民主國家之間的緊張。

然而,在對中國構成的安全挑戰或威脅提高警戒的同時,立陶宛也試圖推進對中關係「正常化」。

立陶宛外長藍斯柏吉斯(Gabrielius Landsbergis)11月中旬表示,立、中雙方官員正協商推進兩國關係「正常化」。不過,他強調立陶宛的對台政策不變。

根據「印太戰略」,立陶宛尋求強化與台灣在科技、研究、產業、貿易、投資、觀光旅遊,以及國家韌性建構、民主推展等領域的實務合作。與台灣發展經濟關係既是立陶宛經濟多元化政策的一環,也是立陶宛戰略優先要務之一。

戰略並提到,一如向侵略烏克蘭的俄羅斯提供軍事支援,動用武力或脅迫手段以改變台灣海峽現狀也是立陶宛的「紅線」。

立陶宛2021年允許台灣設立以「台灣」為名的代表處,創歐盟國家首例,引發北京強烈不滿,對立陶宛在經貿、外交領域強力施壓,並將兩國外交關係降為「代辦」級,雙方各自召回大使。

關於立中雙邊關係「正常化」的具體協商內容,藍斯柏吉斯未曾透露細節,但曾在11月下旬提到,中方已減緩對立陶宛的經貿施壓,而立陶宛企業也認識到中國將經貿活動視為施壓工具。

藍斯柏吉斯指出,與中方協商重點之一是緩解、排除立陶宛面臨的壓力,這些壓力的內涵違背國際準則規範,而「台灣代表處相關議題不在與中方討論範圍內」。(編輯:陳政一)1121206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地機族
172.30.14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