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越南漢語演講比賽皆大歡喜 突聞中國不開心

河內台商會10月舉辦國慶活動漢語演講比賽,越南大學學子爭相報名。指導學生奪獎的幕後功臣不乏中國教師及留學中國的越南教師,當與會師生、主辦單位都為比賽的精采度叫好時,中國駐越人員卻不開心。

中央社駐河內特派員陳家倫

2023/11/19 12:47(11/19 13:37 更新)

由河內台商會舉辦的漢語演講比賽迄今已邁入20多個年頭,每一次舉行都能吸引眾多北越地區的大學學子報名參加。圖為10月28日比賽現場。中央社記者陳家倫河內攝 112年11月19日
由河內台商會舉辦的漢語演講比賽迄今已邁入20多個年頭,每一次舉行都能吸引眾多北越地區的大學學子報名參加。圖為10月28日比賽現場。中央社記者陳家倫河內攝 112年11月19日

不知道有多少人在看完前面的敘述後,能明確找出中國不開心的原因?河內台商會逢10月國慶之際舉辦漢語演講比賽已邁入20多個年頭,每次都完美落幕,但今年越南各參賽大學事後卻被要求必須下架比賽照片和訊息。

相關人士回憶當時的情況困惑表示,「說是中國大使館的要求,得馬上把網路上的文章、照片拿掉,沒有講原因。」幫學生改稿的中國志願者教師也一頭霧水,「比賽從頭到尾都沒有扯到政治,還是活動未經申請?」

中國對「紅線」的界定向來不明,很多時候是因應當下的社會脈絡而左右游移,例如「撒胡椒麵」、「小土豆」、「北京一男子」、「雞你太美」都曾被列為敏感詞。乍聞的當下,很多人大概也要問「是哪裡在敏感?」

近年來,台灣的形象在越南愈來愈鮮明,儘管許多越南民眾在官方的「一中」教育政策下,將台灣與中國混為一談。然而,隨著台灣電子、科技廠在美中貿易戰火中湧入北越地區設廠後,情況開始有一些改變。

特別是在越南希望更深入地參與全球半導體供應鏈後,紛紛尋找台灣產學界幫忙培育人才、設計課程,並希望借鏡台灣經驗,建立屬於自己的高科技產業鏈,擺脫只能仰賴廉價勞力的發展困境。

與此同時,越南民眾學習中文的熱度也在加溫。一名在越南國立大學教書20多年的教師觀察,許多私立大學這1、2年來開始增設中文系,「有些學校才剛創系,一次就招收400名學生,還全部額滿」。

中國對越南的中文教育投注許多資源,提供大量的留學獎學金名額給越南學生,以及公派志願者教師到越南的大學教授中文,其中河內大學還設有孔子學院。中央社記者陳家倫河內攝 112年11月19日
中國對越南的中文教育投注許多資源,提供大量的留學獎學金名額給越南學生,以及公派志願者教師到越南的大學教授中文,其中河內大學還設有孔子學院。中央社記者陳家倫河內攝 112年11月19日

談到越南的中文人才培育,坦白說中國出力很多。根據中國駐越南大使館資料,2021至2022年,獲得中國政府獎學金的越南學生有1700多人;此外,中國還公派大量的志願者教師到越南各大學春風化雨、講好中國故事。

放眼河內台商會舉辦的漢語演講比賽,有8成學生一開口就是「下午好」、「各位評委」、「主辦方」,而非台灣更熟悉的「午安」、「各位評審」、「主辦單位」。中國用語的入腦、入心,背後是各種資源的傾注。

由中華民國駐越南代表處人員等所組成的評審團,對於參賽學生是講中國用語還是台灣用語,若從得獎名單來看,並不具特定意識形態,更看重的還是學生說話時的流暢度與精準表達的能力和台風。

從賽後訪問得知,指導學生參賽的越南教師大多曾留學中國,部分學生的講稿則得力於中國志願者教師的修改與潤飾。中越通力合作展現的中文功力,超越政治獲得評審肯定,一場皆大歡喜的演講比賽,但中國不開心。

對包括越南在內的許多東南亞國家來說,中國無疑是個足具影響力的大國,生活中接觸到的越南中文系大學生有很多都以前往中國留學為目標,理由不外乎是「獎學金很多、陸劇很好看」,言談中似乎沒有絲毫政治雜質。

「我正考慮未來也要去中國念書」,一名參賽者接受訪問時開心許下「中國夢」,未料隔天他出賽的照片就應要求從學校網頁與臉書上摘除成了「404」(找不到網頁)。經過這番「洗禮」後,不免令人好奇,他的留學意向是否如初。(編輯:張芷瑄)1121119

近幾年來許多台灣的電子、科技廠湧入北越地區設廠,企業對中文人才的需求增多,帶動越南年輕學子學習中文為求職加分。圖為越南大學生穿著中式旗袍在台灣歌手周杰倫的作品「青花瓷」歌聲中舞動。中央社記者陳家倫河內攝 112年11月19日
近幾年來許多台灣的電子、科技廠湧入北越地區設廠,企業對中文人才的需求增多,帶動越南年輕學子學習中文為求職加分。圖為越南大學生穿著中式旗袍在台灣歌手周杰倫的作品「青花瓷」歌聲中舞動。中央社記者陳家倫河內攝 112年11月19日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地機族
172.30.14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