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美國會報告:美出口限制有漏洞 中企仍狂買晶片製造設備

2023/11/15 15:29(11/17 10:47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美國祭出新出口限制措施來遏制中國半導體業的推進,美中經濟暨安全檢討委員會14日出爐的年度報告顯示,中企仍大量購買美國晶片製造設備來生產先進半導體。(圖取自Pixabay圖庫)
美國祭出新出口限制措施來遏制中國半導體業的推進,美中經濟暨安全檢討委員會14日出爐的年度報告顯示,中企仍大量購買美國晶片製造設備來生產先進半導體。(圖取自Pixabay圖庫)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華盛頓14日綜合外電報導)儘管美國祭出新出口限制措施來遏制中國半導體業的推進,今天出爐的報告顯示,中企仍大量購買美國晶片製造設備來生產先進半導體。

路透社報導,美中經濟暨安全檢討委員會(U.S.-China Economic and Security Review Commission)發布741頁年度報告,聚焦在總統拜登政府2022年10月祭出的種種出口限制。而這些限制原先目的是防止中國晶片業者從美企取得他們生產14奈米以下先進製程晶片所需的工具。

報告說,由於美國商務部以14奈米當作限制範圍,「進口商如果宣稱相關設備是要被用在較老舊的生產線上,往往就能買到手。且(美國)審查最終用途的能力有限,要驗證這些設備有沒有用於生產更先進晶片有其難度」。

這篇報告出爐的時間點,正值美國忙著釐清,美國去年宣布出口限制之後,中國電信巨頭華為是如何生產先進的7奈米晶片來驅動自家Mate 60 Pro智慧型手機。

華為和中芯國際還曾於2019、2020年被列入貿易限制名單之中,理論上無法自美國供應商手中取得某些技術。

中國觀察家推斷,中芯國際可能是以2022年10月發布措施之前取得的設備來生產晶片,但報告顯示,中芯國際有其他選項從海外引進設備。

美國說服了日本和荷蘭這兩個有著強大晶片製造設備的盟國,在各方覬覦的這項技術上也各自宣布了一套出口限制措施。然而,報告解釋說,由於美國是2022年10月祭出禁令,日本和荷蘭則是分別於2023年7月和9月採取行動,中國仍抓到空檔來囤積設備。

根據文件數據,2023年1月至8月間,中國從荷蘭進口了價值32億美元的半導體生產設備,比2022年同期的17億美元增加了96.1%。報告進一步指出,2023年前8個月,中國從各國進口的半導體設備總額達138億美元。

美中經濟暨安全檢討委員會的報告並沒有提出具體的改善建議,但呼籲國會要求對輸中晶片管制的有效性進行年度評估,由美國政府問責辦公室(GAO)在6個月內完成評估並對外公布報告。(譯者:蔡佳敏/核稿:何宏儒)1121115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地機族
172.30.14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