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經濟停滯不前 德國社會瀰漫悲觀情緒

最新一期德國「明鏡周刊」(Der Spiegel)封面的長條圖,相當程度反映當前德國社會的悲觀情緒。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測,西班牙、美國、日本等國今年的經濟將成長1%至2.5%不等,僅德國負成長,在所有接受調查的國家敬陪末座。

中央社駐柏林特派員林育立

2023/9/6 11:04(9/6 11:53 更新)

圖為德國民眾在法蘭克福金融區享用午餐。(路透社)
圖為德國民眾在法蘭克福金融區享用午餐。(路透社)

景氣低迷的負面情緒也蔓延到整個社會。去年民調顯示,3成的德國人認為10至15年後,德國不再是領導世界的經濟大國,今年同意這句話的比例升高到5成,6成的企業經理人甚至認為德國經濟地位的高峰期已過。

這個經濟實力雄厚的國家如此看壞自己的景氣,首先與能源和物價大漲有關。

製造業是德國經濟的棟梁,生產需要大量能源,加上與俄羅斯長年的能源夥伴關係,德國對俄國能源的依賴程度向來比其它工業國家都高。如今二戰以來歐洲最大的一場戰爭開打,歐盟國家全與烏克蘭站在同一邊,德國在短時間內必須更換供應商,例如將管線輸送的廉價天然氣,改成昂貴的液化天然氣,付出的代價也特別高。

定期上超市買菜的民眾,對漲價尤其有感,據官方統計食品價格在過去一年漲了1成。曼罕歐洲經濟研究所(ZEW)的專家海尼曼(Friedrich Heinemann)指出,出國旅遊團費和工人的工資出現2位數字漲幅,民眾購買力明顯受影響,愈來愈多人對財富縮水感到不安,他認為可預見將來,民間消費將不再是經濟成長的支柱。

其次,戰爭和美中對抗等地緣政治衝突,對需求有抑制效果,讓這個高度仰賴出口的貿易大國受到打擊;尤其最大貿易夥伴中國經濟動能熄火,今年上半年德國對中國的出口金額較去年同期大減8.5%,讓德國相當緊張。

近日全國最大車展在慕尼黑舉行,媒體充斥中國品牌大舉進軍歐洲的新聞,憂心德國汽車工業的優勢不再,遲早有一天被中國追上,凸顯瀰漫社會的恐懼心理。

在一連2季些微衰退後,德國經濟在今年第二季維持平盤,但仍絲毫不見曙光,多數專家的預測因此與國際貨幣基金(IMF)相當,認為德國將不可避免出現衰退。

現在問題是景氣疲軟只是短期現象,還是從此將陷入漫漫長夜,一如英國「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雜誌最近的預言,繼兩德統一後的陣痛期後,德國將再度成為歐洲病夫?

可以肯定的是,德國在繁榮多年後正走到轉捩點。科隆「德國經濟研究所」(IW)所長胡特(Michael Huether)指出,德國人口老化和出口導向的成長模式受到挑戰這2個結構性的問題,比其它國家都還嚴重;如果全球需求持續低迷,通膨又遲遲降不下來,德國恐將出現長期的停滯。(編輯:張芷瑄)1120906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地機族
172.30.14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