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中國訂氣候目標卻持續建燃煤電廠 歐盟官員批矛盾

2023/7/3 23:16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北京3日綜合外電報導)歐洲聯盟(EU)環境事務執委堤孟思(Frans Timmermans)今天表示,中國對抗全球暖化的宏大目標,與持續建設燃煤發電廠的行為「自相矛盾」。

法新社報導,身兼歐盟執行委員會(European Commission)副主席的堤孟思在北京清華大學演講時表示,他「相信中國願意走向正確的方向」,但與此同時,中國也確實開設了更多燃煤發電廠,「這似乎是自相矛盾的」。

中國是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最大的國家,這些溫室氣體,如二氧化碳,會導致氣候變遷。中國對於溫室氣體排放量的承諾,被認為是將全球氣溫升幅維持在攝氏2度以內的關鍵。

然而,中國去年有將近60%的電力來自於燃煤。

綠色和平組織(Greenpeace)4月表示,中國今年批准的燃煤發電量急遽升高,指控中國優先考慮供電,而非減少燃燒化石燃料以削減溫室氣體排放的承諾。

大規模批准燃煤發電廠的行為增加了人們的擔憂,懷疑中國是否會背離曾許下的承諾,也就是在2026年到2030年間到達排放峰值,在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

近年來,北京當局一再敦促已開發國家兌現氣候融資承諾。

儘管中國已是世界第2大經濟體,它仍拒絕接受不再被視為開發中國家的觀點。

聯合國(UN)人權事務高級專員圖克(Volker Turk)今天則警告,氣候變遷可能會帶來一個饑餓和苦難的反烏托邦式未來。

圖克在聯合國人權理事會(UN Human Rights Council)的辯論會上,抨擊世界領導人在應對氣候危機時只考慮到短期的問題。

他在關於糧食權的辯論中提到,極端氣候事件正在摧毀作物、畜群和生態系統,使諸多群體無法重建和維持自給自足。

圖克指出:「2021年,有超過8.28億人面臨飢餓問題。而本世紀中葉前,氣候變遷預計會讓面臨飢餓風險的人數再增加多達8000萬人。」

圖克表示:「應對氣候變遷是一個人權問題…仍有時間採取行動,但採取行動的時機就是現在。」(譯者:王嘉語/核稿:楊昭彥)1120703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地機族
請繼續下滑閱讀
減排速率增幅不夠 英恐難實現2030減碳目標
172.30.14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