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中歐班列增開 業者:比俄烏戰前貨運量仍少3成

2023/4/13 12:58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台北13日電)運行於中國和歐洲之間的貨櫃鐵路列車「中歐班列」,因受到俄烏戰爭等影響,貨運量大減,即使官方近日宣傳今年列車數增開,但有業者說,與戰爭前相比,貨量仍至少減了3成。

新加坡聯合早報今天報導說,中歐班列在2021年的開行量和貨運量都曾創歷史新高,但在隔年2月俄烏戰爭爆發後受到拖累。

重慶還專門為中歐班列開發「避戰」新路線,從新疆霍爾果斯口岸出境,途經哈薩克、亞塞拜然、喬治亞、羅馬尼亞等國,再以鐵海聯運方式跨越裏海、黑海。

據重慶官方3月發布的數據,中歐班列(成渝)今年1月至2月開行974列,年增56%。重慶日報稱,中歐班列取得「開門紅」的好成績,得益於重慶出口商品變得更豐富,以及中歐班列開闢的新路線。

不過,重慶物流業者表示,受俄烏戰爭長期化、中美脫鉤加劇、全球經濟前景低迷等因素疊加影響,歐洲對中國商品需求持續疲軟,加上COVID-19疫情爆發前兩年,歐洲一度大量從中國進貨,目前還在消化庫存;相比俄烏戰爭前,目前通過中歐班列運載的貨量仍至少減少3成。

由於中國國家鐵路集團去年10月開放中歐班列向歐洲和俄羅斯輸出新能源車,有業者說,目前中歐班列貨運增幅,實際上多由新能源車出口支撐。

業者表示,與途徑白俄羅斯、烏克蘭、波蘭等國的傳統路線相比,重慶開發的新路線路程遠、成本高,「幫助不是很大」,難以完全扭轉中歐貿易頹勢。(編輯:張淑伶/周慧盈)1120413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地機族
172.30.14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