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烏軍哈爾科夫大捷 補給攸關後續反攻推進

2022/9/12 11:51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基輔11日綜合外電報導報導)俄羅斯近日在烏克蘭東北哈爾科夫(Kharkiv)戰線遭擊退,基輔收復3000平方公里失土。西方專家表示,如今換烏軍要考量後勤補給問題,這攸關後續反攻能否持續推進。

莫斯科時報(The Moscow Times)報導,烏國武裝部隊總司令扎盧茲尼(Valeriy Zaluzhny)今天表示,一週以來烏軍收復約3000平方公里失地。俄軍等同幾天內就把耗費3個月、犧牲數千人所打下的土地拱手還給烏克蘭。

不過在締造一場漂亮的反攻大捷後,烏克蘭現也得面對守住大片土地所賴的後勤問題。

位於蘇格蘭的聖安德魯大學(University of St. Andrews),戰略研究教授歐布萊恩(Phillips O’Brien)說:「烏軍現需為遍布大片收復失土內的所有單位補給,俄軍則有重整並穩住前線的難題,因此戰況仍會渾沌一陣,直到雙方確立新的對峙前線。」

「華爾街日報」指出,烏克蘭離打贏這場戰爭仍有段長路,但扭轉戰場劣勢可強化手中籌碼,以應對任何最終與俄國的和談。

烏軍指揮官們現要評估的是繼續前推的難度;軍事史上滿是快速推進後被擋下或最終遭擊退的前例。

華府智庫「新美國安全中心」(CNAS)專精國安與俄羅斯事務的高級研究員艾德蒙茲(Jeffrey Edmonds)說:「在戰場上快速斬獲固然很好,挑戰在於不要衝過頭讓部隊延展太遠。」

烏軍有利之處在於是收復自家國土,這點在防守時側翼與腹背的威脅遠比俄軍是要守住佔領區低。俄軍2月開戰之初兵臨基輔城下卻落得最終被迫退兵,就是深入敵境後補給線過長,給烏軍能從各方向襲擊補給線的漏洞。

訂閱《國際新聞》電子報 第一手掌握世界最新脈動
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格式
訂閱
感謝您的訂閱!

但縱使防守自家土地相對容易,烏軍仍需燃料、彈藥與食物才能保持推進動能。二戰時盟軍1944年登陸諾曼第(Normandy)後,美國陸軍的巴頓將軍(Gen. George S. Patton)幾週內就率部隊挺進1120多公里到盧森堡,但在超越補給線過遠後,進展馬上停住。

華府智庫「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CSIS)國際安全計畫主任瓊斯(Seth Jones)說:「後勤是所有軍隊的命脈,前推太遠時後勤就是挑戰。」(譯者:陳亦偉)1110912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地機族
172.30.14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