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BBC:歐洲能源成本飆升之際 俄國卻大量燃除天然氣

2022/8/26 18:21(8/26 19:00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BBC報導,在歐洲能源成本飆升之際,俄羅斯一座天然氣廠卻每天燃除大量天然氣。(示意圖/圖取自Pixabay圖庫)
BBC報導,在歐洲能源成本飆升之際,俄羅斯一座天然氣廠卻每天燃除大量天然氣。(示意圖/圖取自Pixabay圖庫)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倫敦26日綜合外電報導)BBC引述分析報導,在歐洲能源成本飆升之際,俄羅斯一座天然氣廠卻每天燃除大量天然氣,燃燒時產生的二氧化碳恐會加速北極冰層融化。專家表示,這些天然氣原本是要出口到德國。

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專家表示,靠近芬蘭邊境、位於俄羅斯聖彼得堡西北方波爾托瓦亞(Portovaya)的液態天然氣廠每天燃除價值約1000萬美元(新台幣3億217萬元)的天然氣。來自附近邊境的芬蘭民眾從夏天一開始就發現,這座工廠冒出熊熊火焰。

萊斯塔德能源公司(Rystad Energy)的分析指出,每天這座工廠燒掉約434萬立方公尺的天然氣。科學家擔心這會產生大量二氧化碳和煤灰,可能會加劇北極冰層融化。

波爾托瓦亞位於俄羅斯北溪1號(Nord stream 1)天然氣管線起點的壓縮站附近。北溪1號透過海底管線運送天然氣至德國。

從7月中起,俄國以技術問題為由,減少北溪1號的供應量,德國認為這完全是俄國入侵烏克蘭後的政治操作。不過從6月開始,研究人員就已發現,這座工廠散發的熱能顯著增加,據信應是燃除天然氣造成的。

雖然燃除天然氣在處理天然氣的工廠很常見,通常是基於技術或安全原因,但這種燃除規模大到讓專家感到困惑。

俄亥俄州邁阿密大學的衛星數據專家麥卡蒂(Jessica McCarty)說:「我從未見過液態天然氣工廠冒火焰的次數如此頻繁。」

她表示:「我們從6月左右就看到這個高峰,但一直沒有消失,持續在非常異常的高峰」。

參與研究此現象的能源公司Capterio執行長戴維斯(Mark Davis)認為,這應該不是意外,更有可能是出於運作原因做出的慎重決定。

他告訴BBC新聞說:「廠方通常對實際關閉設施會非常猶豫,因為擔心重新啟動時會有技術困難,或是耗資不斐。」

俄羅斯天然氣工業公司(Gazprom)可能打算在新的波爾托瓦亞天然氣廠使用多餘的天然氣製造成為液化天然氣,但可能在處理時出現問題,最安全的作法就是將天然氣燃除。

這也可能是歐洲為因應烏克蘭遭入侵,而對俄國實施貿易禁運的結果。芬蘭拉彭蘭塔工業大學(LUT University)的能源工程教授瓦基萊寧(Esa Vakkilainen)說:「這種長期的燃除可能意味部分設備短缺。」

「由於對俄國實施貿易禁運,俄國無法製造處理石油和天然氣時需要的高品質閥門,也許有些閥門壞了,但無法進行替換。」

科學家表示,這樣每天持續燒下去,會對財務和環境造成負擔。

隨著全球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情減輕,防疫措施解除,經濟活動恢復正常,全球能源價格大幅攀漲,許多地方開始恢復運作,工業和休閒產業都同時突然需要更多能源,對能源供應造成史無前例的壓力。(譯者:陳昱婷/核稿:陳正健)1110826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地機族
請繼續下滑閱讀
172.30.14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