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聯合國:全球升溫幅度5年內有近半機率突破1.5度

2022/5/10 19:32(5/10 19:40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日內瓦9日綜合外電報導)聯合國氣候機構今天警告,在未來5年裡,全球升溫幅度有近半機率將超出「巴黎氣候協定」訂定的攝氏1.5度門檻。

聯合國世界氣象組織(World Meteorological Organization,WMO)在其年度氣候狀況更新中提到,「在2022年至2026年之間,至少會有1年的全球近地面氣溫升幅較工業化前水準增加1.5度以上,這種狀況發生的可能性約50%。」

目前WMO估計升幅超標的可能性為48%,並稱這個機率將隨時間推移而上升。

WMO還表示,自2022年至2026年間,至少1年將會打破2016年的紀錄,成為有史以來最熱的一年,發生上述狀況的機率高達93%。

此外,2022年至2026年這5年均溫高於2017年至2021年的機率也是93%。

WMO秘書長塔拉斯(Petteri Taalas)表示:「這項研究顯示,憑藉高水準科學技術,我們正接近暫時達成『巴黎協定』的較低目標。」

「攝氏1.5度並非隨機統計數字,它是一個指標,顯示氣候影響對人類乃至整個地球的危害將越來越大。」

根據2015年簽訂的巴黎氣候協定,簽署國同意將全球暖化升溫幅度控制在較1850年至1900年水準高出攝氏2度範圍內,如果可能,希望將升溫幅度控制在攝氏1.5度內。

協定中的1.5度門檻是指長期抗暖化目標,但隨著全球氣溫上升,預計暫時超標的頻率將越來越高。

據WMO臨時數據,2021年的全球均溫,較工業化前水準高出約攝氏1.11度。

預計2022年至2026年之間,每年的全球近地面年均溫將比工業化前水準高出攝氏1.1至1.7度。(譯者:施施/核稿:劉學源)1110510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地機族
請繼續下滑閱讀
172.30.14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