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武漢肺炎疫苗研發之爭白熱化 全球逐利爭榮耀

2020/5/3 19:14(5/4 15:19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華盛頓2日綜合外電報導)致命的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武漢肺炎)橫掃全球4個月後,各界爭先恐後尋找疫苗,激烈程度為醫學研究史上未見,公共衛生與政治、經濟領域都可能受到巨大影響。

「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今天刊登標題為「事關利益與自尊 疫苗競賽白熱化」的報導。內文指出,在美國總統川普等政壇領袖大力催促,以及牽涉業界潛在龐大商機的情況下,藥廠與研究人員皆表達他們正以聞所未聞的速度前進。

包括政府、藥廠、生技業者與學術實驗室在內,全球目前約有90個武漢肺炎疫苗計畫正在進行,其中7個已經進入臨床試驗階段。

但現在還充斥各種不確定性,例如疫苗是否有效、能夠多快替數百萬到數十億人產製疫苗,以及把開發程序從10年壓縮到10個月是否會犧牲安全等。

若干專家則表示,眼前更有希望的領域可能是找出治療方法,加快病患復原速度。過去這一週,由於實驗性抗病毒藥物「瑞德西韋」(remdesivir)初步研究結果正面,人們對於能否找到武漢肺炎藥物略感樂觀。

紐時並提到,在民族主義強化的時代,開發疫苗競賽牽涉的地緣政治變得跟醫學本身一樣複雜。美國與中國為了病毒來源議題,數個月來彼此誹謗,已波及兩國多數合作活動。美國政府更警告必須保護美國創新不受他國竊取,尤其是中國。

在司法部負責國安事務的助理司法部長德梅斯(John C. Demers)昨天就說:「生醫研究長期以來都是偷竊目標,尤其受到中國政府覬覦。而冠狀病毒疫苗和治療方法,更是今天各界所極力爭取的。」

「撇開商業價值不計,率先開發出治療方法或疫苗,具有龐大地緣政治重要性。我們會用盡手中一切方法來保護美國研究。」

這場全球研發競賽之激烈,讓政府與企業在有疫苗和藥物可生產之前,就已經在建立生產線。美國國家過敏與傳染病研究院(NIAID)主任佛奇(Anthony Fauci)本週在美國國家廣播公司(NBC)節目表示:「你不會乾等到有答案,才開始生產。」

美國在這場疫苗之戰的兩大參賽者嬌生集團(Johnson & Johnson)與莫德納公司(Moderna Inc.)已宣布將與生產公司合作。嬌生集團還承諾,會在明年底前推出10億劑現正研發中的疫苗。

總部設在英國的藥界巨頭阿斯特捷利康(AstraZeneca)本週也不落人後,宣布正在跟牛津大學(University of Oxford)一項疫苗開發計畫合作,預計在年底前生產數千萬劑疫苗。(譯者:楊昭彥/核稿:林治平)1090503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地機族
172.30.14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