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各國搶快研發武漢肺炎疫苗 專家憂恐有反效果

2020/4/14 16:33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華盛頓13日綜合外電報導)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武漢肺炎)大流行,各國競相研發疫苗甚至趕進度。有專家擔心,倉促推出的疫苗可能會有反效果。

美國媒體「財經內幕」(Business Insider)報導,世界衛生組織(WHO)11日公布更新版的各國疫苗研發進度,全球研發中疫苗共有70款,美中兩國共有3款疫苗已領先進入臨床實驗階段。

中國康希諾生物股份公司(CanSino Biologics)的實驗性疫苗已進入人體試驗第2階段。美國製藥業者莫德納公司(Moderna)和伊諾維奧製藥公司(Inovio Pharmaceuticals)開發的疫苗皆進入人體試驗階段;嬌生集團與賽諾菲集團(Sanofi SA)等企業也都競相投入研發。

美國國家過敏與傳染病研究院(NIAID)院長佛奇(Anthony Fauci)表示,美國仍須至少12到18個月才能推出新型冠狀病毒疫苗;但有些專家已警告,想趕在這個時限內推出,無疑是冒著反效果的風險。

1990年代晚期的輪狀病毒疫苗共同研發人之一歐菲特(Paul Offit)向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表示:「當佛奇說12到18個月時,我認為是樂觀到離譜,其實我確定他也有同感。」

新疫苗一般要求首先是實驗室階段,接著進入動物實驗,然後由一小批人進行安全性測試,最後再進入較大規模的人體試驗,以觀察疫苗是否有效。

如今有專家擔心若為趕忙拿到許可跳過任一步驟,會導致反效果的風險,例如可能引發「抗體依賴性增強反應」,即病毒利用抗體增強感染的過程。

美國保健新聞網站Stat News報導指出,因為急於開發疫苗,有些製藥廠選擇跳過動物實驗階段。(譯者:陳亦偉/核稿:陳彥鈞)1090414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地機族
172.30.14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