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武漢肺炎疫情撼動經濟 亞太地區估損6兆元

2020/3/6 18:25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香港6日綜合外電報導)亞太地區各國疲於對抗武漢肺炎,信用評等公司標準普爾(S&P)今天警告,這場疫情可能令亞太地區今年經濟損失逾2000億美元(約6兆元台幣),並創下逾10年來最低的成長率。

標準普爾一份報告指出,在最糟的情況下,中國的經濟成長率可能低於3%;至於日本、澳洲和香港可能處於衰退邊緣。

武漢肺炎去年12月底在中國爆發後,疫情至少已經蔓延85個國家,疫情對經濟的影響令投資人苦惱,這樣的恐懼重擊全球市場。

標準普爾預期,亞太地區今年的經濟成長率為4%,供需衝擊帶來2110億美元的經濟黑洞,將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造成經濟萎縮以來的最差表現。相較下,去年12月估算的今年亞太地區成長率為4.8%。

標準普爾說,亞太經濟前景已經因為武漢肺炎在全球延燒而變得暗淡,「這將造成日本、韓國國內供需衝擊,這表示,美國和歐洲形成的外部需求會轉弱」。

報告認為中國今年經濟成長率為4.8%,為30年來最低。早在疫情出現之前,中國經濟就已受挫。

然而報告又說,在最壞的情況下,也就是在復工後又出現局部疫情復發,使中國政府再次對一些活動祭出限制,那麼經濟成長就可能崩落到只有2.9%。

至於香港去年遭遇自2008年以來的首度衰退後,今年可能進一步萎縮。

在全球旅遊業因武漢肺炎疫情而風雨飄搖的情況下,經濟成長平均約有10%來自旅遊業的香港、新加坡、泰國與越南將受創最大。

但標準普爾也說,各經濟體可能出現健康的反彈。報告指出:「如果全球疫情在第2季出現獲得控制的跡象,那麼U型復甦就可能延後到第3季出現。」

報告稱:「我們認為,武漢肺炎不會永久損害勞動力、資本存量和生產率,因此到了2021年底,亞太區各經濟體聘用的人力和產出應能如同沒有疫情時期一般。」(譯者:陳家倫/核稿:張佑之)1090306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地機族
172.30.14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