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梵達主教協議 美學者:建交仍言之過早
(中央社記者江今葉華盛頓11日專電)中梵日前達成主教任命協議,前美國國際宗教自由委員會主席馬克認為,就此認定中梵將建交言之過早。哈德遜研究所宗教自由中心主任希亞指出,果真如此將是傳遞錯誤訊息。
教廷官方媒體「梵蒂岡新聞」日前宣布,教廷已於9月22日在北京和中國針對主教任命議題簽署臨時性協議。協議內容細節,至今外界仍不得而知。
華府智庫哈德遜研究所(Hudson Institute)今天針對中梵關係與中國宗教自由舉行研討會。由於梵蒂岡是中華民國在歐洲僅存的邦交國,台灣是否受此波及,也是會中的討論議題。
馬克(Daniel Mark)會後接受訪問時,對中梵可能朝向建交發展的說法語帶保留表示,這是相當複雜的臆測性判斷,仍言之過早,短期內不太可能。
他指出,對中國來說,與梵蒂岡建立官方關係確實能有效壓縮台灣國際空間,但台灣因素應只是其中之一,中梵之間還有更多其他考量。
希亞(Nina Shea)則表示,由於中梵間的協議內容並未公開,很難知道雙方是否針對建交一事有過討論。
但不同於馬克的分析,希亞認為或許正因為台灣,中梵才無法就建交一事達成協議。她表示,梵蒂岡的遲遲未決,或許正在於無法輕言割捨台灣。
問及教廷若是與毫無宗教自由的中國建交將對全球傳達何種訊息時,希亞直言,「這將傳達錯誤的訊息」,而這或許正是教廷有所遲疑之處。
希亞指出,教廷的遲疑在於很難放棄一個在政治權利與公民自由領域聲譽卓絕的國家,改和在所有年度宗教自由報告都被指控是最不自由的中國建立外交關係。
她也指控中國各種侵害宗教自由的行為,例如將數以百萬計的穆斯林送入「再教育營」,以及僧侶因為進行宗教祈禱而鋃鐺入獄等。
馬克則認為,很難確定中梵達成協議傳遞的訊息是好是壞。他分析,若此舉讓梵蒂岡有更多空間可以改善中國宗教自由,將是好事;但若是讓其他國家認為,這意味宗教自由不再是教廷的首要目標,將是很糟糕的結果。
但他對中梵未來發展抱持悲觀立場。馬克認為,中國不太可能將國內宗教信仰主控權拱手讓給教廷,讓教廷有可能影響中國政策。(編輯:林治平)1071012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