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台灣 華爾街日報:美國能做更多
(中央社華盛頓11日綜合外電報導)美國7日召回駐薩爾瓦多、多明尼加與巴拿馬使節,示意美國將降級與這些國家的外交關係,引起中國發出警告。「華爾街日報」(WSJ)評論文章認為,美國能做的事還有很多。
過去15個月來,北京當局說服這3個國家與台灣斷交,轉與中國建交。台灣邦交國如今只剩17個,其中幾個立場搖擺不定。
這篇由華爾街日報編輯委員會撰發刊載在「回顧與展望」(Review and Outlook)的報導說,中國的外交動作是迫使台灣接受統一所下的功夫一環。中國領導人曾放話,倘若這項目標未能取得進展,將對台動武,而中國軍事部隊正在台灣周邊進行演習。外界能夠理解,台灣人不願放棄事實獨立或得來不易的民主。
評論指出,外界樂見美國展現與台灣團結一致,這類行動方針或許能阻止更多外交叛逃。然而,川普政府在幫助台灣這方面能做得更多。
舉例來說,美國6月在台北啟用新的實質大使館美國在台協會(AIT),對台友好的美國國會議員要求內閣級官員出席落成典禮,但在中國抗議下,最終由美國主管教育與文化事務的助理國務卿馬利.羅伊斯(Marie Royce)代表出席。
美國也未根據1979年的台灣關係法,對台售予自衛所需的武器。美國去年批准一項價值14億美元的對台軍售案,不過這項軍售案在歐巴馬政府時期即已開始進行。美國政府目前沒有考慮新的重大對台軍售。
國會上月通過國防授權法,支持軍售、擴大聯合訓練及演習和美國資深官員訪問台北。3月一致通過並簽署為法律的台灣旅行法則敦促各層級政府官員相互交流。
不過,川普政府沒能再接再厲,一開始的障礙是歐巴馬政府留下的親中官員,尤其是主管東亞暨太平洋事務的資深美國外交官、代理亞太助卿董雲裳(Susan Thornton)。董雲裳上個月退休,預計接替她職位的美軍退役准將史達偉(David Stilwell)可能較親台灣。
較大問題在於川普總統認為,他能說服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協助他完成其他優先事項,例如北韓和貿易問題。與台灣交流或提升台灣防禦能力可能激怒中國,但那是因為北京當局曉得其威脅奏效。(譯者:劉文瑜/核稿:徐崇哲)1070912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