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放政府 唐鳳:從離自己最近之處做起
(中央社記者曾依璇巴黎9日專電)開放政府資料是創新民主模式的途徑之一,民主首重公民參與,政務委員唐鳳說,大眾可從身邊做起,即使小到一個社區,當關心的事務已無法在社區解決,自然會往更高層級參與。
開放政府夥伴關係聯盟全球高峰會(Open Government Partnership Global Summit)於12月7到9日在巴黎舉行,70個成員國都派代表出席,還有數百個民間組織參加,旨在改善公共政策透明度、提倡利用數位工具讓民主更進步。
台灣尚未成為聯盟成員國,但唐鳳受邀參加並發表10分鐘演說。她在數位領域擁有高知名度,部分法國媒體列舉出席人士時,特別提到她的名字,介紹她既是「駭客」也是台灣的「數位部長」,這幾日她也接受了數家外媒訪問。
「開放政府」的概念,是要公民有權使用政府資料,以利公民監督及參與政府的決策,並提高政策透明性。
「開放政府」被視為一種由下到上、透過廣泛公民參與來改變少數人掌控政治的方式,但也不乏陷入民粹的質疑。
唐鳳受訪時說,開放政府原有「透明、參與、課責」3個支柱,也就是政府運作要讓大家知道、力求更多人加入、還要能在事後檢視權責歸屬及執行成果,但現在國際間還會再加上「涵容」(inclusion)或「多元」(diversity)要素。
公民若缺乏充分資訊,就容易因為煽動性言論而做出激烈反應,難以就事論事地討論議題,在開放政府中納入「涵容」或「多元」概念,就是要讓原本沒有關心公共事務習慣的人也意識到開放資料的重要性,並加以利用及參與,避免惡性民粹。
針對有心參與公民政治、但對開放政府還沒有明確概念的人,唐鳳建議「從離自己家最近的地方做起」,即使小到公寓管理委員會或村里社區事務,都可以應用上「透明、參與、課責、涵容/多元」的概念,當自己關心的事務已無法在村里內解決,自然會慢慢往更高的縣市和國家層級參與。
她說,台灣的公共討論較鬆散,有些議題在政策形成前期,政府舉辦公聽會、請專家調查,但議題沒有熱度,連利益相關人都不知情,等到政策快要通過實施才有所警覺,所以她從自身做起,用錄影和逐字文字稿的方式公布自己參與的會議紀錄,讓任何人都能瞭解過程,討論時也才有基礎。
唐鳳認為,政府應該養成習慣,在一個議題熱起來時,就告知公民這件事會有哪些影響,而且不管議題大小,都要這樣做,否則公共討論的精力和成本只會放在幾個大案子上,規模較小的議題卻受到忽略。
「有人說開放政府是政府重新獲取人民信任的方法,可是我覺得信任是雙向的」,她說,「人民信任政府的程度剛好會跟政府信任人民的程度相等,政府要先展現出它願意信任人民到什麼程度,大家才有可能跟上來。」
唐鳳此行除了汲取法國政府開放資料部門Etalab、美國數位服務小組18F等單位的經驗供台灣參考,也分享了零時政府g0v.tw的經驗,其他國家認為這是新的公民協作模型,羅馬尼亞、巴西等與會者都有意帶回國效法。1051210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