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日IC卡遲遲難以普及 非法提款對策滯後

2016/11/17 23:03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東京17日綜合外電報導)共同社報導,近日再次出現使用假銀行卡在自動存取款機(ATM)非法提款事件。和今年5月同時從ATM提款超過18億日圓的事件相同,此次使用的也是磁卡。

共同社指出,日本國內金融機構加緊將ATM更換為磁卡無法提款的機型,但難以偽造的內置IC晶片的銀行卡普及率(IC化率)低,對策滯後。

據東京警視廳介紹,本次因詐騙嫌疑被捕的4名台灣男子,利用將非法取得的他人帳戶訊息錄入磁條偽造的「銀聯卡」取出了現金。

據金融廳等稱,日本全國設置的幾乎所有ATM都可應對磁卡和IC卡兩種,但日本國內金融機構發行的現金卡IC化率不足三成,信用卡約為七成。

據悉發行新卡時附帶IC晶片的情況較多,最近10年推進了IC卡的普及。但是不同於到期就需更新的信用卡,由於現金卡幾乎沒有更新機會,IC化遲遲未能普及,ATM也不得不維持應對磁卡的服務。

鑑於5月發生從便利店的ATM非法提款逾18億日圓的事件,日本三大銀行今年7月新設定了ATM提款限額,使用包括銀聯卡在內的海外金融機構發行的銀行卡時,每筆提款限額為5萬日圓。

然而有銀行相關人士強調,作為安全強化對策「希望所有ATM都改為只對應IC卡的機型」。1051117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地機族
172.30.14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