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東協經濟共同體成立 專家持懷疑態度

2015/12/31 16:36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雅加達31日綜合外電報導)東南亞國家今天正式成立與歐洲聯盟(EU)概念相同的經濟圈,旨在加強區域經濟影響力,並吸引更多投資。不過,分析師表示,真正的單一市場不會那麼快實現。

法新社報導,東南亞國家協會(ASEAN)10個會員國讚譽這項措施為團結資源豐富且市場持續成長的東協經濟力的「里程碑」。東協涵蓋超過6億人口。

「東協經濟共同體」(AEC)宗旨為建立單一市場,貨物、資金與技術性勞工可自由流通,如此一來,當區域與中國大陸這類國家競爭外國投資時,可望有所助益。

東協成員國新加坡外長維文(Vivian Balakrishnan)說,新經濟圈「將對區域成長帶來顯著貢獻,並為全體創造發展機會。」

不過,專家認為,這樣的理想就算不是不可能,對於發展程度、民主化和制度能力各異的區域來說,還是非常困難。

AEC的正式成立無法帶來實質效益,且外交人員認為,常被批評為缺乏具體成就的東協只是不希望錯過好幾年前就定下的2015年期限。

研究機構凱投宏觀公司(Capital Economics)在報告中表示,AEC的成立「不會改變目前的局面」。AEC很可能會無力處理重大挑戰,例如減少非關稅壁壘和改善基礎建設。

凱投宏觀分析:「東協傳統上不會干預會員國國家事務,不履行承諾沒有懲罰,也缺乏強而有力的官僚機關,根本沒能力解決這些障礙。」

新加坡拉惹勒南國際關係學院(RSIS)資深學者彭潤年表示,東南亞經濟的整合,必然是「緩慢且遞增的進程。」(譯者:中央社許湘欣)1041231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地機族
172.30.14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