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美斷IS金脈 空襲鎖定產油設施

2015/11/18 17:13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華盛頓18日綜合外電報導)過去1個月來,美國為首的盟軍空襲行動已經擊中伊斯蘭國(IS)主要產油地區至少175個目標。美國加強空襲行動,意在阻斷每日估計為IS帶來逾百萬美元的主要資金來源。

路透社報導,空襲的目標包括盟軍本週稍早擊中的116輛油罐車,這是在IS宣稱犯下巴黎13日恐怖攻擊後,美國首次鎖定油罐車。

根據路透彙整美國防部自10月22日提供的空襲數據,加強的轟炸行動已經鎖定鑽油平台、儲油槽等。

這些空襲行動代表美國轉向更積極的作法。美國為首的盟軍過去視這些目標是禁區,避免造成平民傷亡,並限縮對石油基礎建設的破壞,因為這些產油設施可能是之後的敘利亞新政府所亟需的。

美國防部13日表示,盟軍近來在敘利亞的空襲行動已經對IS金脈造成「可觀的損害」。這波代號「浪潮二」(Tidal Wave II)的空襲行動集中在代爾祖爾(Dayr Az Zawr)和阿布卡瑪(Abu Kamal)附近的產油設施,這些產油設施估計帶給IS約2/3石油收入。

美國空襲IS產油設施達到多少目標,以及潛在空襲目標的範圍有多大,目前還不明朗。IS過去可以在短短24小時內,修復遭空襲的產油設施。

這次空襲的目標是讓產油設施至少1年無法運作,而不是徹底破壞。如此一來可以阻斷IS的石油收益,一旦IS被迫撤離目前占領的地區,其他勢力仍可以利用這些產油資源。

美國官員表示:「沒人希望這成為下個白吉(Baiji)」。他說的是伊拉克的煉油設施,因為遭美國為首盟軍空襲轟炸破壞殆盡,變得無法利用。(譯者:中央社劉淑琴)1041118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地機族
172.30.14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