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沈呂巡:中華民國二戰貢獻全球性

2015/10/2 11:53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廖漢原華盛頓1日專電)駐美代表沈呂巡今天表示,中華民國在二戰期間的貢獻是全球性的,不僅限於中國戰區,當時國際友人支持國民政府,才有今天的民主台灣與美國的第10大貿易夥伴。

長期研究近代史的沈呂巡在喬治華盛頓大學舉行的「二次戰後的中華民國」研討會上,就抗戰提出5項要素。

首先,國軍擊敗不少日本武裝部隊,並將百萬日軍困在中國大陸,無法進入南太平洋、東南亞,甚至印度等區域。

第2,把蔣介石在二戰的努力和史達林的蘇聯比較是不公平的,兩件事無法相較。因為抗日初期,蔣僅有蘇聯相助,當時蔣打的是蘇聯的代理人戰爭,史達林清楚蔣如果崩潰,他得直接面對日本。

第3,蔣介石協調英國與印度的關係,根據蔣介石日記記載,他於1942年訪印17天,希望說服印度領袖留在同盟國,戰爭結束後再處理與英國問題,當時印度有人建議引進日軍,趕走英國殖民統治。

第4,中國派遣遠征軍前往緬甸,營救了7000多名英軍。

第5,蔣介石戰後根據儒家美德以德報怨,當中包括同意200萬日軍與民眾撤離中國大陸與台灣,尊重日人權益保留天皇制,反對占領日本領土,避免日本走向如同德國的分裂命運。

他說,蔣介石戰後政策對日本的重建有極大貢獻,紀念二戰結束的同時,歷史真相不容遺忘,還得教育下一代。當時國際友人支持國民政府,台灣為紀念抗戰勝利70週年,邀請了羅斯福、杜魯門與艾森豪總統等領袖的後代訪問台灣。

沈呂巡表示,中華民國在二戰期間的貢獻是全球性的,不僅限於中國戰區;另外別忘了當時是蔣介石前往開羅會議,不是毛澤東,會中決定中華民國光復台灣的基礎,如今中華民國不光是民主國家,也是美國第10大貿易夥伴。1041002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地機族
172.30.14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