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駐荷處推觀光 台荷歷史語言巧連結

2015/3/13 16:03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江今葉布魯塞爾13日專電)駐荷蘭代表處昨天舉辦「偶見台灣」活動,透過美食促銷台灣。荷蘭的「loempia」(潤餅)、「mihoen」(米粉)民間美食等都和台語發音相同,足見台荷存有長遠歷史連結。

中華民國駐荷蘭代表李光章表示,去年造訪台灣的旅客達990萬人次,包括中華航空、長榮航空與荷蘭航空,每週有34個航班往來阿姆斯特丹與台北之間,足見兩地的往來密切。

李光章又表示,台灣與荷蘭的首次往來可追溯到17世紀,當時台灣是日本、中國大陸、印尼與荷蘭間的貨物貿易與轉運中心,也是荷蘭東印度公司在亞洲最賺錢的據點之一。

他指出,荷蘭人在台灣37年時間裡,在台南建造安平古堡、赤崁樓,在台北留有紅毛城,還有傳唱於台灣街頭巷尾的安平追想曲,為台灣與荷蘭的交流留下許多歷史的印記與奇緣。

李光章說,荷蘭人繪製台灣及澎湖群島的第1張現代地圖、引進水牛、荷蘭豆及水泥。部分荷蘭民間美食的發音及涵義也和台語完全相同,像是「tauge」(豆芽)、「bapao」(肉包)、「loempia」(潤餅)、「mihoen」(米粉)等,都可以看出台荷之間特殊的雙邊關係。1040313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地機族
172.30.14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