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數字看坎城 歷來僅一女導演獲金棕櫚

2016/5/10 20:48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曾依璇巴黎10日專電)第69屆坎城影展將於11日揭幕,今年有21部長片角逐金棕櫚。歷來有64位導演曾獲這座造型優美的獎座,其中僅有一位女性,也就是1993年以「鋼琴師和她的情人」獲獎的珍康萍。

坎城影展創始於1946年,但自1955年才開始頒發金棕櫚給當年最佳影片。

金棕櫚獎座由珠寶商蕭邦(Chopard)打造,19片黃金葉片構成優美曲線,每座造價2萬歐元(約新台幣74萬元)。

根據費加洛報(Le Figaro)資料,有23個國家、64位導演曾獲金棕櫚,以美國獲獎次數最多,地主法國居次。

坎城影展曾被批評為男性的天下,歷來女性導演僅有珍康萍(Jane Campion)曾獲金棕櫚,當時作品為「鋼琴師和她的情人」(The Piano)。

有8位導演曾兩度獲得金棕櫚,包括比利奧古斯特(Bille August)、法蘭西斯柯波拉(Francis Ford Coppola)、盧克達頓與尚皮耶達頓(Luc and Jean-Pierre Dardenne)、麥可漢內克(Michael Haneke)、今村昌平、艾密爾庫斯杜力卡(Emir Kusturica)、艾夫薛柏瑞(Alf Sjoberg)。

一位獲得金棕櫚的導演,在獲獎前平均已執導11部作品,獲獎後又平均執導了12部作品。

今年坎城影展於11日到22日舉行。1050510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地機族
172.30.14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