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南區資收廠建新廠 引進民間資金導入新設備
(中央社記者洪學廣高雄10日電)高雄南區資源回收廠營運逾24年,焚化效率降至61%,汰舊換新刻不容緩。環保局傾向「BOT促參」建新廠,引進民間資金,導入新式污染防制設備,24小時連線監控。
高雄市轄內4座焚化廠皆已超過20年,處理量從民國108年全年143萬噸降至去年113.6萬噸,其中南區資源回收廠營運逾24年,焚化效率降至61%,勢必汰舊換新,刻不容緩。環保局傾向以「BOT促參」方式建新廠,引進民間資金,導入新式污染防制設備,預計可降低粒狀污染物73%、硫氧化物84%、戴奧辛50%,污染降低更安全。
環保局長張瑞琿說,新廠興建費用初估約新台幣100億至125億元,以促參BOT方式引進民間技術興建營運焚化廠,導入新式污染防制設備,安全性更高,更可利用民間興建效率迅速銜接處理量能缺口。
未來新廠設計處理量將由南區廠現在的57萬噸降至42萬噸;至於外縣市廢棄物的部分,由108年全年34萬噸,降至去年9.8萬噸,減少71%,未來新廠不收外縣市廢棄物,相信能達到順暢處理垃圾與維護南高雄空氣品質的雙贏局面。
針對高雄市南區資源回收廠整改或新建議題,高雄市政府環保局也說明,有鑑於目前全國25座運轉中大型焚化廠有20座為公有民營或民有民營,環境部數據也顯示,民營廠焚化效率最高可達98%,反觀台北及高雄公營廠焚化效率僅57%至75%,效率偏低,近年來各縣市已均採BOT、ROT等促參方式引進民間技術營運焚化廠。
環保局指出,未來新建、引進民間技術資金的南區廠,將依法設置連續自動監測設施(CEMS),24小時連線,由環保局嚴密監控空氣污染物排放情形,且所有的監測數據公開透明,民眾可隨時上網查看,不用擔心焚化爐民營造成弊端,環保局將針對新廠嚴格把關,維護環境品質,同時讓垃圾調度處理保持順暢。(編輯:謝雅竹)1130510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