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奇美綠能園區生態調查 發現動植物各逾300種

2023/10/16 17:30(10/16 17:51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奇美實業委託國立屏東科技大學團隊在奇美綠能園區進行生態調查,16日公布紀錄到動、植物種類各超過300種。圖為光電板下的黑冠麻鷺。(奇美實業提供)中央社記者楊思瑞台南傳真  112年10月16日
奇美實業委託國立屏東科技大學團隊在奇美綠能園區進行生態調查,16日公布紀錄到動、植物種類各超過300種。圖為光電板下的黑冠麻鷺。(奇美實業提供)中央社記者楊思瑞台南傳真 112年10月16日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楊思瑞台南16日電)奇美實業委託國立屏東科技大學團隊於奇美綠能園區進行生態調查,至今紀錄到動、植物種類各超過300種,今天公開歷時1年拍攝的生態紀錄片,呈現園區生物多樣性。

奇美實業新聞稿指出,自2021年起委託國立屏東科技大學生物資源所副教授賴宜鈴團隊,於全台首座樹電共生太陽能電廠「奇美綠能園區」進行動植物和土壤生態調查,今天在屏科大舉辦成果發表會,並首次公開歷時1年拍攝的生態紀錄片「太陽的禮物」。

奇美實業副總經理陳世賢在會中表示,奇美綠能園區不僅提供可永續發展能源,同時也與生物多樣性實現共榮,這次合作提供寶貴見證,也期待將成果與大眾分享,啟發更多人參與生物多樣性保護,並將持續與屏科大合作推廣生態永續理念。

訂閱《早安世界》電子報 每天3分鐘掌握10件天下事
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格式
訂閱
感謝您的訂閱!

奇美實業指出,奇美綠能園區內保留近1/3空間給自然生態,此次與屏科大合作進行動植物多樣性和土壤性質調查結果顯示,自2021年至今已紀錄到的動物和植物各超過300種,森林區和光電板區土壤皆接近天然,無受重金屬污染,可說為高度開發的平原區野生動植物提供庇護所。

奇美實業指出,「太陽的禮物」透過1年蹲點拍攝,探索園區中不同時間與季節的多種生態樣貌,拍到包含台灣特有史丹吉氏小雨蛙、大冠鷲、黑翅鳶、台灣窗螢等珍貴身影,展現綠色能源和生態環境和諧共存。(編輯:黃世雅)1121016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地機族
172.30.14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