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減緩道路不平 北市普查路面及人行道設3D圖資改善

2023/10/4 16:33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劉建邦台北4日電)台北市道路因不平整或出現障礙物,常遭外界詬病,市長蔣萬安要求3年內完成普查路面及人行道,其中人行道將設置3D圖資,並以顏色標誌,如紅色代表路況差將直接安排更新。

北市府今天表示,蔣萬安在3日市政會議提及,自2014年執行路平專案,近幾年僅改善8公尺以下道路,有多年未進行大規模路面更新,但因極端氣候導致路面加速老化,要求新建工程處針對老舊道路提出更新專案,包含落實巡檢可能發生致災性孔洞路面,並提改善方案,尤其是人行道、號誌及標線,都是須強化重點。

市府指出,蔣萬安要求3年內完成普查市區道路、人行道,並編列新台幣5725萬元建立整修道路,人行道將設置3D圖資,並透過紅、黃、綠等顏色標誌作為人行道品質現況。

市府新工處長林昆虎與媒體座談時說,人行道3D圖資會以顏色呈現道路品質,如紅色代表路況差,且會標示出電線桿等障礙物,市府後續會召開跨局處研議著手進行改善。

北市府指出,全市有許多路段已超過6至8年使用年限,蔣萬安上任後,除恢復擴大編列路平等相關預算,明年度將針對路平經費編列26億元,且為提前預防道路損壞,將進行為期3年普查道路、人行道,並透過建立3D圖資,規劃今年度預算為1275萬元,明後年將各編列2000萬元。

林昆虎表示,建立全市道路3D圖資,將以人工或立體環景鋪面檢測車逐路巡查,並透過感測模組、定位定向模組,自動化辨識道路品質,今年已在中山區試辦,明年鎖定中山、大同區。

訂閱《早安世界》電子報 每天3分鐘掌握10件天下事
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格式
訂閱
感謝您的訂閱!

他說,若巡檢時發現道路老化,不用等路面破損,就會先排期程路平維護,優化道路品質,且提前維護避免民怨;至於人行道部分,將全面評估寬度、障礙物等,並以紅、黃、綠等色塊辨識,針對較多障礙物,也會提出遷移、引導及拓寬的改善方案,並由跨局處討論。

此外,為防範地面再次出現坑洞,林昆虎說,市府已啟動地下孔洞預防性巡檢作業,篩選156處高風險熱區,且會優先巡檢,預估年底前完成50公里道路透地雷達掃描,發現距路面深度30公分以內坑洞,會立即修補。(編輯:陳仁華)1121004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地機族
172.30.14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