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高雄食農教育成果展登場 校園永續種子發芽茁壯

2022/3/18 14:04(3/18 15:41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曾以寧高雄18日電)高雄市農業局「食農教育成果發表會」今天在科工館開幕,展出各校以當地物產為主題、邀青農帶學生瞭解農作物生長及在地農業發展史、認識家鄉土地的課程設計與成果。

高雄市政府農業局今天上午在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北館舉辦「食農教育成果發表會」開幕典禮,由獲得全國音樂比賽特優佳績的三民區陽明國小管樂團表演「蝙蝠」揭開序幕,展覽將到25日止,讓民眾更瞭解食農教育教案課程設計及成果。

各校展示教學成果亮點,其中不少學校以在地特產為主題教學。龍華國中以「菱角」為主題,探討左營地區菱角種植與環境變遷的關係,引導學生從社會、環境、經濟及文化變遷角度深刻認識菱角。

彌陀區盛產虱目魚,南安國小也結合返鄉青年與高雄科技大學,帶領學生認識家鄉虱目魚產業及永續海鮮食魚選擇。

青農也從生產者變身為教師,到校分享農作經驗。經營品牌「果然紅農藝生活」的蔡佳蓉及「陽光果子」鄭蕙玲攜手美濃區福安國小,帶領學生了解白玉蘿蔔如何替代菸葉成為美濃冬季重要經濟作物,及極端天氣對作物生長的影響;並帶著學生親手捏蘿蔔葉乾飯糰,體驗全食材利用智慧。

「善耕農產品生產合作社」則與鳳山區中山國小附設幼兒園合作,帶領孩童插秧體驗農夫下田的辛勞,認識稻米的一生也學習珍惜土地。

高雄市農業局副局長王正一表示,經過食農教育課程及體驗活動洗禮,學校紛紛回饋學生的正向改變,例如陽明國小附設幼兒園的「憨吉葉仔」課程,就讓孩童開始愛上吃蔬菜。

王正一指出,這次成果展,除了有學校自製富特色的教具、成果紀錄影片等,週末也有「高雄食農教育物產地圖知識王」有獎徵答及有機宣導活動,希望民眾更認識在地農產,成為高雄農業最強而有力的支持者。

農業局資料說明,近年推動食農教育、深耕校園,110年度共輔導12所學校結合高雄在地農漁物產設計教案,並攜手經過專業培訓的「農夫老師」協同教學,課程接軌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對應17個核心目標,教導學生重視生態、環境、糧食、氣候變遷及關注國際未來趨勢等,培養永續發展素養。(編輯:戴光育)1110318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地機族
172.30.14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