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花蓮東海岸原住民日常 台灣燈會也看得到

2020/2/8 14:49(2/8 15:21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張祈花蓮縣8日電)2020台灣燈會今天將在台中點燈,花蓮受邀策展,由在地藝術家透過竹子、樹藤等素材,將阿美族、噶瑪蘭族日常生活以編製作品,結合燈光效果展現,將東海岸風光帶進展區。

花蓮展區為在台灣燈會的「好市共榮燈區」,以「太平洋漫波」為主題,結合竹子、樹藤、草木、染布等自然素材,創造出永續環保的燈會裝置藝術,共有月亮舞台、島嶼星座、浪波潮動-來自山林和海洋的禮物、光升起的地方等4件作品。

花蓮縣文化局長江躍辰表示,花蓮燈區邀請花蓮編織藝術家杜瓦克•都耀(Tuwak•Tuyaw)及纖維藝術創作家陳淑燕規劃策展,雖沒有最新科技,但有來自花蓮的手感溫度,用料取材山野間,有著最樸實無華的誠意。

文化局表示,作品「月亮舞台」以太平洋的月升為場景,搭配花蓮海岸阿美族人家門前的竹製涼台,感受東海岸夜晚被星光包圍的感覺。

「浪波潮動-來自山林和海洋的禮物」將噶瑪蘭族傳統捕漁具魚筌(Sanku)扭轉造型,延伸出大自然的波動與沖激力量,魚筌周邊的飛魚群,則是新社部落居民用漂流木雕刻出的作品,搭配藍色燈光,猶如飛魚穿越在藍色波浪旁。

江躍辰指出,今天起至23日燈會期間,還會安排22組來自花蓮的表演團體接力帶來音樂、歌舞演出,花蓮吉祥物「紅面鴨」也會在今天下午5時的開幕點燈活動中演出。(編輯:陳俊碩)1090208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地機族
172.30.14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