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作伙倒轉來 成龍溼地展藝術

2018/5/4 15:36(5/4 16:58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葉子綱雲林縣4日電)透過藝術創作傳達環境關懷,成龍溼地國際環境藝術節進入第9年,今年以「作伙倒轉來」主題,呈現「溼地上的羽翼」等6組作品,今天發表成果。

「2018成龍溼地國際環境藝術節」在雲林西南角口湖鄉成龍溼地發表藝術創作成果,雲林縣政府秘書長黃玉霜頒發感謝狀給策展人艾婕音(Jane Ingram Allen),感謝協助推動落實藝術扎根與環境教育理念。

黃玉霜指出,雲林縣政府委託觀樹教育基金會,從4月12日到5月14日承辦成龍溼地國際環境藝術節,邀請歷年參與者回來成龍走走,主題訂為「作伙轉回來」,共同思考這個計畫9年來在成龍及社區發生、影響、改變了什麼。

黃玉霜表示,在農委會林務局協助下,成龍溼地從原先海水倒灌的農地,化身為溼地藝術的展演者,不只當地居民投入、吸引觀光客,連候鳥也紛飛棲息,另外,在附近的宜梧滯洪池成為旅遊勝地,縣府將在今年端午節舉辦首次龍舟賽,為雲林西南海角增添旅遊盛景。

今年成龍溼地藝術節的作品,由44名歷年駐村藝術家提案中,徵選出2名台灣、4名來自法國、印尼、義大利及日本的藝術家,取用當地自然材料的蚵殼、漂流木、竹子、土壤等,創作「亙時」「成龍庇護所」「溼地上的羽翼」「浪花」「九橋」及「彩虹時光機」6組作品。

雲林縣文化處長林孟儀表示,成龍溼地藝術節希望透過藝術創作,喚起人們共同關切環境與變遷的議題,尋求共處之道,除了藝術節開展,適應低窪地形的「高腳屋」示範建築及環境藝術影像展將於5月11日啟用開幕,「來去吹海風」的微旅行將於6月16日開跑,歡迎來體驗雲林西南角的秘境之美。(編輯:管中維)1070504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地機族
172.30.14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