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莫拉克重建模式 國際矚目

2014/6/11 16:57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郭芷瑄屏東縣11日電)衛生福利部主辦的「災後重建新方向:生計、復原力與永續發展」這兩天在屏東舉辦,台灣莫拉克災後重建模式,受到國際矚目。

為增進不同國家災害型態的災後重建相互經驗交流,衛生福利部及國立屏東科技大學10日和11日在屏科大合辦「災後重建新方向:生計、復原力與永續發展」國際學術研討會。

這場研討會吸引國內外學界、政府單位、社區培力員和大專院校師生近200人參加,邀請到來自澳洲擔任聯合國國際減災策略小組的教授培頓(Douglas Paton)、來自菲律賓、日本、海地、紐西蘭和國內知名災防與社區重建專家學者等進行交流。

行政院莫拉克颱風重建會主秘張恒裕指出,莫拉克颱風重建以政府與民間合作模式,5年內逐步完成所有的重建工作,這樣的經驗新加坡電視台、Discovery及國家地理頻道等紛紛拍攝紀錄影片。

菲律賓大學國際中心災害研究主任Nerizayas提及菲律賓災民對政府及民間團體的不信任是菲國重建的課題,張恆裕回應說,莫拉克重建,政府結合在地與居民親近的民間團體,縮短溝通。

張恆裕說,因為重建會累積了服務重建區居民的信賴感,所以當台積電、長榮集團及中鋼公司等有資源要協助重建,也透過重建會的管道來媒合,「信任」是莫拉克重建公私協力的精髓。

衛生福利部社會救助及社工司副司長江國仁表示,台灣歷經九二一大地震與莫拉克風災兩次的重大災難,來自各界的投入救災、慷慨捐輸與災後重建的韌性、復原力,是台灣引以為傲的軟實力。

明天參加會議的國外專家學者將前往小林村紀念公園、甲仙、貓頭鷹幸福新社區及佛陀紀念館,親身體驗台灣強而有力的復原力。1030611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地機族
172.30.14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