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IEA:關鍵礦物短缺恐拖累全球綠能轉型

2024/5/18 14:54(5/20 11:00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攸關綠能轉型的關鍵礦物及原材料,現正面臨短缺難題,恐衝擊電動車、風力渦輪機、太陽能板等產品製造;圖為純鎳圓棒。(圖取自pixabay圖庫)
攸關綠能轉型的關鍵礦物及原材料,現正面臨短缺難題,恐衝擊電動車、風力渦輪機、太陽能板等產品製造;圖為純鎳圓棒。(圖取自pixabay圖庫)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巴黎17日綜合外電報導)據國際能源總署(IEA)一份報告指出,電動車、風力渦輪機、太陽能板等產品製造商將面臨關鍵礦物及原材料短缺的難題,需加大對諸如回收與新開礦等相關投資。

華爾街日報指出,IEA的分析顯示雖然2023年市場壓力有所放緩,讓銅、鋰、鈷和鎳等金屬價格大跌,但長期投資以免日後供不應求仍至關重要。前述這些礦物在許多攸關綠能轉型至鉅的科技都用得上。

IEA執行董事比羅爾(Fatih Birol)說:「安全、可持續地獲取關鍵礦物,對順利推廣可負擔的清潔能源轉型至關重要。世界對太陽能板、電動車和電池等技術的需求正快速增長,若無可靠且不虞匱乏的關鍵礦物供應,我們就無法滿足綠能轉型。」

報告內的分析顯示,目前世界對鋰的預計供應量,僅能達2035年全球需求的50%;銅的預計供應量也只達屆時需求的2/3。

報告指加強相關資源回收、創新技術及獎勵行為改變對於紓緩潛在供應壓力至關重要,同時2040年底前還需約8000億美元的礦業投資,以確保所需的金屬和原材料無虞。

報告稱「如不加大回收和再利用,採礦的資本需求會提高1/3」。

雖然像鋁這類常見金屬的回收作業已臻完備,但像鋰、鎳等用於電動車與電池這類攸關能源轉型的金屬,或風力渦輪機與電動車所需的稀土等,回收作業離完備還很遠。(譯者:陳亦偉)1130518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地機族
請繼續下滑閱讀
就等官方點頭 中企投產永續航空燃料蓄勢待發
172.30.14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