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牛放屁也有事 專家示警畜牧業排放大量溫室氣體

2021/8/11 15:31(8/11 15:57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張雄風台北11日電)根據氣候變遷第6次評估報告,甲烷為導致全球暖化的因素之一。台灣氣候聯盟秘書長彭啟明表示,據統計「腸道發酵」占甲烷生成量29%最多,也就是「牛放屁」,畜牧業產量再躍升會是警訊。

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IPCC)於9日公布氣候變遷第6次評估報告(IPCC AR6)-第一工作小組報告的最終版草案(final draft of WGI AR6)。針對報告,台灣科技媒體中心今天中午舉辦「全球氣候變遷科學報告線上專家對談」。

台灣氣候聯盟秘書長彭啟明今天表示,目前全球增溫在攝氏1.5度內的目標可能完全失守,要考慮在2度內應該怎麼做。

彭啟明指出,IPCC報告中提到,甲烷是導致全球暖化的因素之一。根據統計,全球甲烷生產量最大宗是「腸道發酵」占29%,口語的說法就是「牛放屁」;占比第二才是使用油或瓦斯占20%。因此畜牧業產量再躍升,對甲烷上升是很大的警訊。

彭啟明認為,氣候變遷對台灣的壓力很大,在最劣情境下,因為熱島效應,台灣的升溫會比別人高,可能很快就有攝氏40度高溫出現;另外降雨強度增強,預估降雨量可能會多約30%,如前幾天西南氣流造成累積雨量達2000毫米可能就變成2700毫米,莫拉克風災2、3天累積3000毫米可能就變成4000毫米。

中研院環境變遷中心人為氣候變遷專題中心執行長許晃雄今天表示,台灣過去100多年來夏季愈來愈長、冬季愈來愈短,在極端高碳排的情況下,台灣2060年可能就沒有冬季;但如果理想的情況下,台灣2050年大概還會有50天的冬天。

許晃雄進一步說明,台灣的趨勢和全球類似,未來幾十年會持續發生,愈嚴格控制溫室氣體、碳排放等影響會愈小,但若一切如常,未來的影響就會大很多。

許晃雄也補充,假設達到淨零碳排,溫度是只會維持不會下降,整體來說應該降低整體空氣中懸浮微粒濃度,才能同時控制升溫和空污。

根據中央氣象局測站觀測資料,台灣年平均氣溫在過去110年(1911至2020年)上升約1.6度,且近50年、近30年增溫有加速的趨勢;台灣的氣溫變遷影響四季分布,21世紀初夏季長度增加到約120至150天,冬季縮短為約70天,近年來,冬季更縮短至約20至40天。(編輯:陳仁華)1100811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地機族
請繼續下滑閱讀
172.30.14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