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對抗中國反分裂法 美前國防官員籲揭穿法令本質

2024/5/16 08:40(5/17 14:17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聯電創辦人曹興誠15日與美國智庫哈德遜研究所合辦研討會,探討反分裂國家法的影響,台北市議員趙怡翔(左)、前美國國防部東亞事務副助理部長柯林克(中)及智庫學者林碧瑩出席。中央社記者鍾佑貞華盛頓攝  113年5月16日
聯電創辦人曹興誠15日與美國智庫哈德遜研究所合辦研討會,探討反分裂國家法的影響,台北市議員趙怡翔(左)、前美國國防部東亞事務副助理部長柯林克(中)及智庫學者林碧瑩出席。中央社記者鍾佑貞華盛頓攝 113年5月16日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鍾佑貞華盛頓15日專電)中國「反分裂國家法」將屆20週年,前美國國防部副助理部長柯林克呼籲揭穿法令本質予以反制,公開北京選擇性援引法律的情形。學者林碧瑩也指出,美國應聚焦法律本身的合理性,而非北京依此法祭出的制裁。

聯電創辦人曹興誠今天與美國智庫「哈德遜研究所」(Hudson Institute)合辦研討會,探討反分裂國家法(下稱反分裂法)的影響。曹興誠於臉書提到,這場活動的目的在於讓國際社會看清中國共產黨不斷透過法律戰,限縮兩岸交流的空間。

2004年3月前總統陳水扁獲得連任,中國接著在2005年3月14日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通過反分裂法,以法律形式律定當局如何處理兩岸關係與對台政策。

反分裂法聲稱,3種情況下可採取「非和平方式及其他必要措施」,以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一是「台獨分裂勢力以任何名義、任何方式造成台灣從中國分裂出去的事實」,二為「發生將會導致台灣從中國分裂出去的重大事變」,最後是「和平統一的可能性完全喪失」。

與會的華府智庫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CSIS)學者林碧瑩(Bonny Lin)指出,反分裂法用字夠浮泛,為中國為所欲為提供合理性,包括任何針對台灣的非和平手段。

林碧瑩表示,從北京的角度來看,民進黨連任第3個任期,比第2任期更糟,中國不得不調整策略,以胡蘿蔔與棒子並用、針對特定族群的多樣方式分化台灣。北京可能援引反分裂法祭出懲罰的頻率可能會越來越高。

她觀察,近期一些中國學者寫道,也許反分裂法能用以回應美國高階訪台團,以及反對美國向台灣出售武器,「所以這不僅是針對台灣,甚至能擴大到針對美國。」

反制作為方面,她說,如今每回中國提到反分裂法時,媒體只報導事件,相關論述駁斥中國想藉由法令祭出的動作,「但我們卻未反駁法律本身」。美國應與盟友同時對中國採取的行動及中國行動的合理、正當性進行回應。

前美國國防部東亞事務副助理部長柯林克(Heino Klinck)則預測,中國將繼續利用反分裂法在美國及其盟友之間制造分歧。

他呼籲,將反分裂法引發的問題國際化,並揭穿法令本質。中國選擇性援引法律、國際法或是已簽署的國際協議,「我們必須對此追究,多公開這些事件。」

柯林克指出,中國領導人習近平主政下,國際上對中國的侵略、威權主義已經出現反彈。即使北京改變策略,試圖淡化戰狼形象,但動作仍不少。如此背景下,抵抗反分裂法的行動,應能獲得國際支持。

雖然中國對台於軍事、政治、經濟及社會的施壓形式復雜多樣,曾任駐美代表處政治組組長、民進黨台北市議員趙怡翔仍對台灣能夠更加團結地因應兩岸問題感到樂觀。

他說,執政黨與在野黨於社會及政治面上可能無法達成共識,但對國防的想法日益趨同。對現狀也有更大共識,也就是挑戰當前,必須維護台灣的民主自由。

趙怡翔說,國民黨有些派系正在改變對中共的看法,例如前總統馬英九1月接受外媒專訪時稱,就兩岸關係而言,必須相信習近平。時任國民黨總統候選人的侯友宜回應,馬英九這番想法,跟他有些不同;他對大陸的意圖,從來沒有存在不切實際的想法。(編輯:陳慧萍)1130516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地機族
172.30.14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