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陸軍戰術近程無人機將構改 外掛彈鼓具投彈能力

2023/6/25 13:12(6/25 13:56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圖為中科院自行研製的戰術型近程無人飛行載具(UAV)。(中央社檔案照片)
圖為中科院自行研製的戰術型近程無人飛行載具(UAV)。(中央社檔案照片)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游凱翔台北25日電)由中科院研製、屬偵蒐型的「戰術型近程無人飛行載具」,目前已撥交陸軍聯合兵種營。為了強化在緊急情況下也具備基本打擊能力,知情人士今天表示,已著手構改在機腹下外掛彈鼓,增加投彈能力。

根據民國112年度國防預算書,陸軍於110年至112年編列新台幣7億7998萬元持續預算,向中科院採購50套(111年14套、112年36套)「戰術型近程無人飛行載具」(旋翼機型),以滿足聯合兵種營早期預警、爭取反應時間,充實偵蒐能力。

戰術型近程無人飛行載具由中科院研製,在今年1月11日於陸軍564旅聯合兵種營實施對抗演練時,首次在公開展場合曝光。當時官兵分享,此無人機可偵蒐視距外的敵軍目標,並回傳相關資訊,官兵約受訓2週即可成為無人機操作手,並規劃2年複訓1次。

知情人士上午告訴中央社記者,此無人機為偵蒐型,目前已著手構改,至少衍伸「雷射標定」、「投彈」2構型,預計9月台北國際航太暨國防工業展覽會中亮相。

知情人士指出,雷射標定構型部分,將有助於在視距外標定敵目標,將座標等數據回傳至部隊進行精準打擊;投彈構型部分,則是在無人機下方外掛類似彈鼓的裝置,讓無人機在緊急狀況下也具備基本打擊能力,就如同在俄烏戰場上建戰功、可掛載多達8顆60mm迫擊砲彈的Revolver 860輪鼓式投彈無人機。

根據軍方公布的資料,「戰術型近程無人飛行載具」機體長180公分、寬39公分、高55.7公分,速度每小時最高64公里、飛行高度最高1500公尺、抗風級數蒲氏抗風6級以下、機體重量25公斤、續航力60分鐘。(編輯:張良知)1120625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地機族
172.30.14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