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台灣每戶財富高於美國遭質疑 主計總處:無關選舉

2022/11/16 12:16(11/16 12:54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主計總處日前將國富統計結果與國際比較,指經過換算,台灣每戶財富高居第3。圖為新北市百貨超市民眾採買民生用品。(中央社檔案照片)
主計總處日前將國富統計結果與國際比較,指經過換算,台灣每戶財富高居第3。圖為新北市百貨超市民眾採買民生用品。(中央社檔案照片)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潘姿羽台北16日電)主計總處今年4月公布2020年底國富統計,並於日前將國富統計結果與國際比較,指經購買力平價(PPP)換算,台灣每戶財富高居第3,結果卻遭到外界砲轟。主計總處今天提出3點說明,強調這項統計無關選舉。

主計總處11月7日發布的國情統計通報以「2020年底我國每戶財富(購買力平價,PPP)為79.8萬美元,年增5.0%」為主題,並將台灣情況與OECD會員國及其夥伴國進行比較。

國情統計通報指出,台灣以2019年的成績、每戶財富76萬美元與OECD會員國相比,台灣僅次於盧森堡與瑞士,在42個國家(含台灣)中排名第3,也高於美國。

統計結果讓外界大感意外,甚至屢遭批評,質疑背後有選舉考量。主計總處發布新聞稿作出3點說明,首先,主計總處是依預算法第29條,按年編布國富統計報告。

第二,「每戶財富(PPP)」為OECD的美好生活指數(Better Life Index,BLI)指標之一,國際比較依PPP折算。

主計總處表示,國際比較時,OECD考量各國物價水準不同,不宜以市場匯率折算,而以民間消費PPP換算,以衡量排除物價水準差異後的實質購買力。

第三,主計總處每年都會選取部分BLI指標撰寫國情統計通報,無關選舉。主計總處補充,過往每年都會在國情統計通報專區刊載部分BLI指標最新統計,以及台灣依相同原則計算的結果,供各界參考;如2021年公布「受僱者工時過長比率」、「全時受僱者平均年收入(PPP)」、「空氣污染」等,2022年也公布「教育程度」、「每戶財富(PPP)」等指標,和選舉無關。(編輯:林淑媛)1111116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地機族
172.30.14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