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美貿易障礙報告 持續關注萊豬原產地公告規定

2022/4/1 07:55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江今葉華盛頓31日專電)美國貿易代表署今天公布年度貿易障礙評估報告,持續就政府要求美國進口豬肉須說明萊克多巴胺殘留容許量表示關切,並認為美國豬肉製品標示原產地,暗示美國豬肉存在食品安全疑慮。

美國貿易代表署(USTR)今天公布「2022年對外貿易障礙評估報告」(NTE)。在談到台灣時,報告再度對台灣規定進口的美國豬肉原產地標示提出關切。

報告指出,台灣從去年1月1日起對包括加工豬肉產品在內的一系列豬肉產品實施原產國標示規定,並於2020年9月1日向世界貿易組織(WTO)通報。美方對這項規定表示關切,認為台灣以標示產地作為確保食安的手段,同時又對進口豬肉的萊克多巴胺最大殘留容許值(MRL)做出規範,不精確地暗示美國豬肉產品,包括使用萊克多巴胺的美國豬肉存在食安問題。

此外,報告指出,由於豬肉加工產品製造商在改變產品成分組合時,若豬肉來源改變必須如實標示原產國,這可能會促使台灣豬肉加工製造商不選購美國豬肉,轉而採購台灣豬肉。美方已向台灣表達憂慮,並透過世貿組織技術貿易壁壘委員會表達關切。

總統蔡英文2020年8月底宣布,在保護國人健康下,依據科學證據、國際標準,訂定美國豬肉萊克多巴胺進口安全容許值,以及放寬30月齡以上美國牛肉進口。這項放寬規定於2021年1月1日開始生效。

在美國牛肉進口禁令方面,雖然政府開放30月齡以上的美國牛肉進口,對萊克多巴胺的安全容許值不變,但並未全面開放美國牛肉進口。美國將持續敦促台灣依據科學與世界動物衛生組織(OIE)指南,開放供動物使用的美國牛血製品等牛肉製品進口。

報告並指出,台灣對於美國豬肉內臟規範標準較國際食品法典委員會(Codex)嚴格,也關切台灣對萊克多巴胺檢測標準與Codex不一致,可能導致結果失真。

報告對台灣近年來在智慧財產權保護與執法方面取得積極進展給予肯定,但也對金融機構雲端運算服務、藥品定價、醫療器材審查機制等議題表達關切。(編輯:韋樞)1110401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地機族
172.30.14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