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出席終止婦女受暴日活動 陳菊:人權永遠不夠

2020/11/21 12:48(11/21 12:56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溫貴香台北21日電)國際終止婦女暴力日前夕,身兼國家人權委員會主委、監察院長陳菊今天表示,人權是永遠不夠、是永遠的追求,人權委員會對於社會上每個角落的聲音與不幸,未必能全部關照到,但希望藉由努力,讓社會知道無力者、不幸者、弱勢者的聲音,進而一起聆聽、協助。

陳菊上午出席監察院國家人權委員會在蔡瑞月舞蹈研究社「玫瑰古蹟」舉行紀念國際終止婦女受暴日活動,陳菊認為紫色是受難者的顏色、邀請所有與會來賓佩帶紫色絲帶、紫色口罩,展現拒絕暴力,鼓勵大家勇敢拒絕任何形式的暴力。

陳菊致詞表示,11月25日是「國際終止婦女受暴日」,最早是為了紀念多明尼加三姐妹社會運動者,遭到獨裁政府殺害的不幸事件,過去中南美洲很多婦女受到獨裁政權殺害,這樣的殺害、謀殺,導致喪失很多無辜生命,台灣民主發展過程也有很多類似、讓人心痛的故事,因為這些人的受難,讓大家更堅持民主這條路,這樣的活動是非常有意義的。

她也說明選擇「玫瑰古蹟」辦活動的意義,蔡瑞月是台灣現代舞教母與戰後來台的中國詩人雷石榆在1947年結婚,婚後一年,雷石榆因匪諜案遣返中國,不久蔡瑞月也被囚禁綠島,度過漫長的歲月,蔡瑞月是50年代受難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人物。

陳菊說,有時婦女受苦受難來自國家的暴力,來自制度、獨裁政權對自己的統治沒有自信,用違反正常社會對自由民主的追求,給予更多的壓迫,對於蔡瑞月的受苦犧牲,她感同身受。

她說,今天藉著國家人權委員會紀念國際終止婦女受暴日重新討論、回想台灣民主發展過程,有那麼多人受苦受難,應更加珍惜得來不易的自由民主,同樣生活在這塊土地上,要更珍惜熱愛因多少人犧牲換來的自由、民主、人權的可貴。

陳菊表示,人權是永遠不夠、人權是永遠的追求,國家人權委員會對於社會上每個角落的聲音、不幸未必能全部關照到,但希望藉由大家的努力,讓台灣社會知道無力者、不幸者、弱勢者的聲音,一起聆聽、協助。

以「賽德克-巴萊」獲得第48屆金馬獎最佳劇情片導演魏德聖,正募資拍攝「台灣三部曲」,陳菊稱讚魏德聖拍攝的「賽德克-巴萊」讓人震撼,期待「台灣三部曲」把台灣可歌可泣的歷史呈現給下一代,讓世世代代都了解台灣這個島嶼能有今天,是多少人努力、家破人亡才造就今天的台灣,真的非常可貴。

活動過程中,天空飄著雨,現場播放導演陳麗貴所拍紀錄片「月舞玫瑰」敘述蔡瑞月的故事,並演出蔡瑞月經典舞作「傀儡上陣」,一名女舞者想抱孩子卻被後方男舞者以無形的繩索控制住,無法掙脫,暗示威權體制對母子親情與自由人權的戕害,令不少與會者動容。

活動最後由陳麗貴、詩人李敏勇、魏德聖、蔡瑞月的媳婦也是舞蹈家蕭渥廷一起舉行座談,分享各領域,看見歧視、壓迫所帶來的傷痕,從不同面向思考人權議題。(編輯:張均懋)1091121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地機族
172.30.14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