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戰期間中美合作足跡 馬祖也有洋基隊
(中央社記者呂欣憓台北15日電)馬祖做為兩岸軍事對峙時期前線,留下許多中美合作足跡,包括美軍壁畫、美軍殉職記念碑,當年馬祖還有「洋基隊」,處處顯現中美合作歷史痕跡。
兩岸軍事對峙的冷戰時期,中美在馬祖地區合作分為兩條軸線,一個是西方公司駐馬聯絡站,西方公司1958年撤離,中美合作工作由美軍顧問團駐馬聯絡組取而代之,聯絡組位置就在現在馬祖南竿仁愛村內,現在是軍方補給油料庫駐地。
軍方2013年無意間在營區發現美軍遺留壁畫,為保留中美合作軌跡及記錄盟邦反共歷史,軍方規畫美軍足跡園區,保留原有建築物、壁畫與石碑等,占地約336公頃。
美軍壁畫所在主建築物現在是營區餐廳兼休息室,當年美軍使用的壁爐還留在原處,主建築物屋頂是單斜面設計,厚度35公分,具抗炸能力,上方種植瓊麻,有偽裝、阻絕和防敵空降功能。
另還有一棟當年給美軍顧問組翻譯和勤務人員住的宿舍,水泥通風牆厚30公分,具遮光效果,通風口設計內高外低,冷戰時期的馬祖燈火管制,建物和通風口設計可讓空氣流通並降低光源外洩程度,符合戰場環境特殊設計。
1958年美軍顧問團駐馬聯絡組步兵上校迪利(JohnH. Dilley)在85據點戰役中殉職,同袍幫他在營區內設紀念碑,石碑上的英文現在仍清晰可見。
有趣的是,當年馬祖也曾出現「洋基隊」。1962年3月,馬祖中學棒球隊成立,當時分兩小隊,初中一年級穿白色長格球衣叫洋客隊,英文就是美國職業棒球大聯盟紐約洋基隊的YANKEES;初中二年級穿黑色長格球衣叫勇士隊(Atlanta BRAVES)。
這兩隊都大聯盟球隊,讓學生當作學習對象,隊員都有英文名字,相當神氣。
馬祖中學棒球隊的教練,是美軍顧問團肯寧漢姆少校和2個士官亞賽爾和威廉姆,及美軍顧問團的翻譯官張宗楊少校,肯寧漢姆被稱為「馬祖棒球之父」。後來因經費因素,學校將硬式棒球改為壘球,馬祖中學棒球隊也就走入歷史。1041115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