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論文風波 疑是僵屍帳號隱形人

2014/7/15 16:45(7/15 16:56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林孟汝台北15日電)前屏教大副教授陳震遠涉嫌假造同儕審查,資深教授推測,除了「僵屍帳號」,可能還有「隱形人」,加上 JVC期刊大而化之的審查規範,才讓陳震遠有機可乘。

為在國際期刊發表論文創造升等積分,前屏東教育大學副教授陳震遠涉嫌假造同儕審查,讓其論文可順利刊登於「震動與控制期刊(Journal of Vibration andControl)」。

英國倫敦SAGE出版公司調查後,決定撤銷與陳震遠相關的60篇文章,其中 5篇有前教育部長蔣偉寧掛名,引發國內外媒體關注,導致蔣偉寧下台。

資深教授表示,簡單來說,陳震遠案就是創造出所謂的同儕審查圈(peer review ring)以及引用圈(citation ring),變成許多論文是自己人甚至自己審稿。

以科學論文投稿程序分析,現在論文都是使用線上投稿系統,通常是通訊作者(整個研究計畫的主持人,一般為實驗室的教授),或是授權給第一作者(實際從事大部分實驗與分析工作的人,通常為研究生或是博士後研究員)進行投稿。

每一篇論文投稿後,都需要由2到3名該領域的學者獨立審稿。通訊作者可以建議審稿者的名單,但負責處理稿件的期刊編輯絕對不會照單全收,編輯會另從自己口袋裡的名單挑選1至2名當作審稿者。

資深教授猜測,陳震遠除以「僵屍帳號」創造同儕審查圈外,還可能假冒論文共同作者,讓「隱形人」進到編輯的審稿者名單,提前布局;如果編輯因「大而化之」,沒有確認回函的email郵址是否真為本人,在時間壓力下,無法找到其他審稿者,就可能挑上「隱形人」審稿。

不過,科技部指出,「僵屍帳號」和陳震遠的關聯性仍在查證中,期刊才有論文刊登與否的主動權,如知名國際科學期刊「Nature」、「Science」審查規範就嚴謹得多,甚至連回函的email郵址,都希望是學校或任職的機構郵址。

同時,位在倫敦的SAGE公司發言人接受中央社記者訪問時說,根據SAGE的調查,這60篇撤銷的論文,至少有一名作者或審查者,在陳震遠造假的同儕審查人名單上。1030715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地機族
172.30.14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