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氣象署:5月底有機會入梅 留意較大規模降雨

2024/5/20 11:47(5/20 18:37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氣象署表示,今年的梅雨季下週有機會入梅,需再觀察北方鋒面是否配合。民眾在台北南港展覽館附近撐傘過馬路。(中央社檔案照片)
中央氣象署表示,今年的梅雨季下週有機會入梅,需再觀察北方鋒面是否配合。民眾在台北南港展覽館附近撐傘過馬路。(中央社檔案照片)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張雄風台北20日電)前氣象局長鄭明典今天表示,西南季風已在孟加拉灣稍停留,後續會往華南、台灣推進。氣象署表示,今年的梅雨季下週有機會入梅,需再觀察北方鋒面是否配合;提醒民眾留意較大規模的降雨。

前中央氣象局長鄭明典今天在臉書表示,由於孟加拉灣海溫高,西南季風到孟加拉灣常會停留一下,先在這裡激發一個熱帶氣旋,等氣旋登陸消散後,西南季風才會再往華南、台灣方向推進,模式的預報合理可參考。

中央氣象署預報員黃恩鴻告訴中央社記者,目前歐美模式都呈現類似上述的模擬,不過時間上稍微有點落差,以美軍模式預估西南季風約28、29日會推進到台灣,而歐洲模式可能會再晚一點。

黃恩鴻說明,台灣的梅雨季是每年5至6月,因此若在5月底左右入梅也仍算是在正常的範圍;當西南季風建立後,下週若北方有鋒面南下,就會在台灣滯留,要特別留意較大規模的降雨。

氣象署說明梅雨的成因。5、6月春夏交替之際,東北季風逐漸減弱時,源自於南方熱帶海洋的西南季風逐漸增強、並向北推進。此時勢力相當的北方冷氣團與南方暖氣團在華南至台灣一帶交會,形成近似滯留的鋒面系統。

氣象署提醒,滯留鋒面初期在華南、台灣附近徘徊,而後北移至長江流域、隨後影響日本、華北、韓國等,所到之處都可能帶來強大的雨勢,甚至造成災情。(編輯:李亨山)1130520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地機族
請繼續下滑閱讀
鋒面接近降雨機率增 午後雨勢大、局部大雨
172.30.14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