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寶林茶室案增至28例 王必勝:下毒可能性低

2024/3/30 18:27(3/31 13:23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北市寶林茶室疑食品中毒案,累計多人就醫、2人死亡。中央社記者吳家昇攝 113年3月27日
北市寶林茶室疑食品中毒案,累計多人就醫、2人死亡。中央社記者吳家昇攝 113年3月27日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沈佩瑤台北30日電)寶林茶室食物中毒案滾雪球,衛福部今天傍晚公布再增3例、累計通報28例,目前約半數輕症患者有採檢意願。次長王必勝說,米酵菌酸無法用下毒方式處理,仍待檢方偵辦釐清。

台北市信義區寶林茶室近日發生多名民眾食用餐點後,因身體不適而就醫、住院,造成2人死亡。衛生福利部29日公布,包含死亡2人在內的8例重症個案都檢出米酵菌酸

邦克列酸小百科

邦克列酸舊稱米酵菌酸,是一種罕見毒素,由唐蒼蒲伯克氏菌(Burkholderia gladioli pathovar .cocovenenans B.cocovenenans)產生,這種菌易在富含脂肪酸的食物中繁殖,特別是椰子和玉米。在攝氏溫度22至33度和中性pH值的環境中,會迅速增殖,產生大量的米酵菌酸。

  • 案例:印尼1895年首次發現邦克列酸毒素,當地的傳統椰子發酵餅導致數起中毒事件。過去非洲莫三比克、中國皆有案例。2024年3月北市寶林茶室食物中毒案件,死者血液中檢出邦克列酸,為台灣首例。
  • 症狀:會影響肝臟、腎臟和腦部,引起包括精神不振、頭暈、嗜睡、腹痛、嘔吐等,患者可能併發血便、血尿、低血壓、心律不整、體溫過高、黃疸、四肢僵硬、呼吸困難、休克。嚴重時可能在症狀出現後20小時內死亡。國外群聚事件致死率介於30%至100%。
  • 治療:邦克列酸沒有解毒劑,僅能提供支持性療法,如呼吸衰竭時插管、休克時打強心劑。
  • 預防:邦克列酸不會因洗滌或烹飪而被破壞,請勿食用長期存放於不當環境的澱粉發酵食品。
看更多
關閉
,確定是米酵菌酸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

由於過去台灣沒有檢出過米酵菌酸,為讓民眾安心,衛福部疾病管制署官網每天上午10時、下午5時30分在專區公布最新通報數字。截至今天下午5時30分,累計通報28例,其中2人死亡、5人加護病房、2人一般病房,19人返家休養;與上午相比新增3例。

王必勝表示,就中央現在統計部分,包括傍晚新增的3例,都是集中在寶林信義A13分店,僅1人是到饒河分店用餐,將等相關檢驗報告出爐後再判斷是否擴大採檢;米酵菌酸無法用下毒方式處理,比較不像是人為添加,但未排除任何可能,檢方正積極偵辦中。

疾管署發言人曾淑慧稍早接受媒體電訪時解釋,寶林旗下共3家分店,包括信義A13、饒河店、微風台北車站店,專案收治的標準也是針對3家分店,只要在3月19日到26日期間,曾到任一分店用餐、出現腹瀉等疑似症狀者即可通報,是否相關待檢驗釐清。

曾淑慧補充,初步看來,19名輕症患者中,約半數有採檢意願。

除米酵菌酸外,食藥署也同步針對其他常見的致病菌進行檢驗,包括腸炎弧菌、沙門氏桿菌、病原性大腸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仙人掌桿菌、霍亂弧菌、肉毒桿菌等。(編輯:吳協昌)1130330

(疾管署提供)
(疾管署提供)
(疾管署提供)
(疾管署提供)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地機族
請繼續下滑閱讀
寶林茶室食物中毒案 新北邀專家討論籲高溫烹煮
172.30.14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