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台大農場設置滿100年 教授與學童下田體驗

2024/3/15 14:31(3/15 14:46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台灣大學農場15日舉辦春耕插秧活動,今年特別邀請台大附幼學童,以及鄰近的銘傳國小師生前來體驗,活動採取傳統作法,台大農場事先拉線定位,確保秧苗間的距離後,再由師生將秧苗一一插進田土中。(台大提供)中央社記者陳至中台北傳真  113年3月15日
台灣大學農場15日舉辦春耕插秧活動,今年特別邀請台大附幼學童,以及鄰近的銘傳國小師生前來體驗,活動採取傳統作法,台大農場事先拉線定位,確保秧苗間的距離後,再由師生將秧苗一一插進田土中。(台大提供)中央社記者陳至中台北傳真 113年3月15日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陳至中台北15日電)台灣大學農場今年滿100週年,今天舉辦春耕插秧活動,生農學院教授們邀請鄰近國小、幼兒園學童一同下田體驗,傳承傳統的農耕文化。

根據台大提供的資料,台大農場成立於1924年(日本殖民統治時代),前身為台北高等農林學校實習農場,是台灣第一個進行稉稻育種的場域,設立至今已滿100週年。農場內有市定古蹟「舊高等農林學校作業室(磯永吉小屋)」,正是「台灣蓬萊米之父」磯永吉當時育種作業的場所。

台大今天比照往例舉辦春耕插秧活動,由校長陳文章擔任主祭官,透過簡單的祭天儀式,象徵性地感謝上天賜給雨水和土地,並祈求今年風調雨順。

陳文章表示,春季插秧是農業的重要日子,代表萬象更新,今年特別邀請台大附幼學童,以及鄰近的銘傳國小師生來插秧,更是具有傳承意義。

台灣農村早已普遍使用機械插秧,今天台大的活動則採取傳統作法。台大農場事先拉線定位,確保秧苗間的距離,再由師生將秧苗一一插進濕潤的田土中。

台大農場場長洪傳揚表示,稻米在台灣的風俗文化中深具意義,期盼透過插秧活動,讓更多人認識農業,並向百年來從事稻米育種、栽種作業的人們致敬。(編輯:陳政偉)1130315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地機族
172.30.14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