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逆境養成國際針灸權威 林昭庚新書分享學思歷程

2024/3/7 17:00(3/7 17:11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台北市中醫師公會7日舉辦「做人做事做學問:中西醫結合之父–林昭庚的學思歷程」新書發表會,中研院士林昭庚也親自出席與會。中央社記者沈佩瑤攝  113年3月7日
台北市中醫師公會7日舉辦「做人做事做學問:中西醫結合之父–林昭庚的學思歷程」新書發表會,中研院士林昭庚也親自出席與會。中央社記者沈佩瑤攝 113年3月7日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沈佩瑤台北7日電)18歲正是花樣年華,但中央研究院院士林昭庚當年面臨父喪和考上醫學院,貧困和人情冷暖滋養內化為勤儉、利他的人生態度,鄉下孩子苦學成享譽國際針灸權威,如今以新書分享自己的翻轉人生。

一個來自彰化秀水鄉下的「散赤囡仔」(台語,指窮苦孩子),靠著送報、扛酒、搬磚,甚至到酒家當差,險些淪為幫派火拼的刀下亡魂,最終連滾帶爬翻身成台灣第1個「土產」中醫針灸博士。這就是林昭庚。

現實的殘酷反而讓他更加體悟人生無奈的事情很多,認為「一文錢逼死英雄好漢」的貧苦經驗,是上天給予的「必先苦其心志」;他運用現代西醫科學方式研究中醫針灸,被國際譽為「針刺安全深度之父」,並在2022年躋身中央研究院院士之列。

集結林昭庚人生經歷成冊,台北市中醫師公會今天舉辦「做人做事做學問:中西醫結合之父-林昭庚的學思歷程」新書發表會,與林昭庚相識多年的中研院副院長黃進興、衛生福利部中醫藥司司長黃怡超等人出席。

林昭庚出席時致詞表示,「我的一生幾乎都是在奔跑狀態」,如書中提到,父親驟逝後過起半工半讀的生活,也在這段歲月中學到察言觀色、同理他人等能力,他始終記得從小父親耳提面命,「要踮腳尖才能拿到的東西,不要去強拿」,造就處事不貪不取、全力以赴的性格,是一生座右銘,更是時常告誡下一代的一句話。

台北市中醫師公會理事長林源泉引言時,指著左右來賓笑說:「現在坐在台上的幾乎都是林昭庚學生。」由此可見,林昭庚不但醫術精湛,同時也是教育界的一把交椅,對台灣中醫界貢獻不可抹滅。

訂閱《早安世界》電子報 每天3分鐘掌握10件天下事
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格式
訂閱
感謝您的訂閱!

黃怡超則透露,跟林昭庚相識30多年,一直很敬佩林昭庚,從原為中國醫藥學院的中國醫藥大學畢業後,臨床行醫至今,都快要80歲的人,仍持續終生學習,儘管針灸問世多年,但林昭庚訂定針刺安全深度,畢竟do no harm是行醫重要核心,林昭庚實實在在體現這樣的精神。

黃進興更誇讚這本書是他近期讀到最好看的傳記之一,一開始看到書名覺得很有趣,讓他聯想到以前有句廣告台詞「3好1公道」,這本書是立志向上的個人回憶,也是將傳統中醫知識體系現代化與國際化的見證,林昭庚學貫中西醫術,仁心淑世堪稱當代儒醫。(編輯:陳政偉)1130307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地機族
172.30.14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