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排碳大戶550家 是否繳碳費看113年排放量

2024/3/7 15:23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張雄風台北7日電)根據環境部最新資料,111年排碳大戶由原本的512家,增加至550家,主要原因可能與新設廠或生意暢旺提高能源使用有關;這550家是否要繳碳費,仍須以今年碳排量結果而定。

環境部氣候變遷署日前更新111年符合應盤查登錄及查驗溫室氣體排放量排放源事業共550廠(場),直接排放量合計約223.2百萬公噸二氧化碳當量,能源間接排放量合計約56.9百萬公噸二氧化碳當量。

環境部氣候變遷署排放管理組長郭孟芸告訴中央社記者,若年排放量跨過2.5萬公噸門檻的排碳大戶要停止登錄,必須連續3年年排放量皆未達2.5萬噸;也就是起徵碳費這段期間,這550家業者都是應盤查登錄的對象,至於是否550家都需要繳交碳費,則要視今年排放量的結果而定。

去年11月底登錄的資料,排碳大戶仍為512家。郭孟芸說明,其實每年都會略有一些變化,如工廠不運作,或是新設廠、改善排放等情況,甚至與當年景氣也可能相關,若生意暢旺,也可能增加能源或電力使用等。

根據資料,若加總直接、間接排碳量,包含台電、台塑化、中鋼、台積電等皆在排碳前段班。

此外,過往每年都會顯示各行業別的年排放量占比,環境部卻悄悄將111年的占比圖下架。

郭孟芸以電力供應解釋,若單就數字計算,會變成發電、用電都納入,「也就是台電發電排的碳和工廠用電的碳都算進去」,但實際上並沒有那麼多;會有這樣的現象是由於單一廠家及國家排放清冊設定的排放量(分母)不盡相同,為避免偏頗,因此決定不再顯示行業別占比。

根據現階段規劃碳費收費辦法草案,溫室氣體年排放量合計值達2.5萬公噸二氧化碳當量以上的電力業及製造業為收費對象;須將今年全廠溫室氣體排放量,於明年4月底前完成盤查登錄,再依收費辦法於明年5月底前採網路申報方式申報碳費;也代表今年起台灣正式進入排碳有價的時代。

至於碳費費率及計算公式等,仍待碳費費率審議會開會討論;環境部強調會在今年第1季對外公布。(編輯:管中維)1130307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地機族
請繼續下滑閱讀
高市國小校長聯席會議 聚焦校園淨零碳排
172.30.14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