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教師指課綱刪文言文去中國化 教育部:選文兼顧不同時代文類

2023/12/8 12:00(2024/4/5 19:55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示意圖。(中央社檔案照片)
示意圖。(中央社檔案照片)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陳至中台北8日電)歷史教育新三自運動協會日前舉辦記者會,有教師批判教改去中國化,高中課綱刪減文言文。教育部則解釋,文言選文兼顧不同時代、作者、文類,文言課數比率須達35%到45%。

歷史教育新三自運動協會今年近來舉辦多場「蔡英文政府教育政策總體檢」系列活動,北一女中教師區桂芝在本月4日出席記者會的發言影片,近來在社群媒體中被許多人轉發、討論。

區桂芝在影片中批判108課綱「去中國化」,大量刪減文言文,甚至刪掉明末清初思想家顧炎武的「廉恥」,讓學生不再有機會思考「士大夫之無恥是謂國恥」。

教育部今天發布新聞稿解釋,108課綱並未廢棄文言文,文言選文以兼顧不同時代、不同作者、不同文類。依據普通型高中國語文課綱規定,文言文除中華文化基本教材外,課數的比率須符合3年平均35%到45%。

教育部也澄清,課綱沒有廢棄禮義廉恥,而是鼓勵學子思辨和生活中實踐。國語文課程強調培養語言溝通與理性思辨的知識能力,教材編選著重多元取材。取材範圍擴大至兼具時代特性、思想流派及文體多樣性的文化經典、台灣新文學作家作品,以及世界華文文學、翻譯作品、文學論述。

教育部表示,108課綱強調讓學生在課程中學習到各種素養能力,進而在生活中實踐和落實,而非只背誦課文。以近日OECD(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發布PISA 2022調查結果可知,台灣學生具備足夠素養能力,對於應具備的價值觀及生活態度,能從目前素養導向的課程中學習到,並透過生活中的議題思辨,進而實踐禮義廉恥。(編輯:陳政偉)1121208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地機族
172.30.14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