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PISA評比經歷疫情 台日韓立陶宛列具韌性教育體系

2023/12/5 20:36(12/6 17:23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教育部、台灣師範大學5日晚間舉行記者會,公布2022年國際學生能力評量計畫(PISA)結果報告,台灣學子在數學、閱讀、科學3項都有進步,計畫主持人蔡今中(右)分析,可能是台灣相較於其他國家,受COVID-19疫情衝擊較小,停課時間也較短。中央社記者陳至中台北攝 112年12月5日
教育部、台灣師範大學5日晚間舉行記者會,公布2022年國際學生能力評量計畫(PISA)結果報告,台灣學子在數學、閱讀、科學3項都有進步,計畫主持人蔡今中(右)分析,可能是台灣相較於其他國家,受COVID-19疫情衝擊較小,停課時間也較短。中央社記者陳至中台北攝 112年12月5日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陳至中台北5日電)PISA 2022結果今晚揭曉,這次評比期間經歷COVID-19(2019年冠狀病毒疾病)疫情,對全球教育體系造成衝擊,只有台灣、日本、韓國及立陶宛被評比為「具備韌性」的教育體系。

國際學生能力評量計畫(PISA)是由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主辦的跨國調查研究,評量15歲學生參與社會所需的關鍵知能,每3年評比1次,上一次是2018年。這次評比原訂是2021年,但因COVID-19疫情讓各國教育體系大亂,因此正式施測遞延到2022年。

教育部及台灣師範大學今天晚間公布PISA 2022結果,台灣學子在數學、閱讀、科學3項都有進步,其中數學更是在所有參與的國家中排名第3(進步2名);以往表現較差的閱讀,大幅進步到第5名(進步12名);科學進步到第4名(進步6名)。

台灣PISA國家研究中心計畫主持人蔡今中提到,疫情對世界各國的教育體系造成極大的衝擊,OECD國家的數學平均分數下降17分,閱讀下降11分,科學下降4分。在參與PISA的81國家中,只有台灣、日本、韓國及立陶宛被評比為「具有韌性」的教育體系。

蔡今中解釋,上述「具有韌性」的標準,是在數學(今年主測數學)表現、數學教育機會均等程度、幸福感3項,都與OECD平均值相當或更高,且在2018年到2022年間,上述向度的表現都要呈現持平或進步趨勢。

蔡今中分析台灣之所以有好表現,可能是相較於其他國家,受到的疫情衝擊較小,停課時間也較短。

蔡今中在記者會上語帶哽咽地說,台灣全體教師快速因應疫情變化,推動遠距教學、數位學習,達成「停課不停學」的目標,很感謝全體教育人員的辛勞,也感謝家長們在疫情期間的付出,以及學生的努力,作為研究團隊,看到今年PISA數據,真的非常感動。

教育部資訊及科技教育司長李政軒分析,經歷疫情的洗禮,越來越多學習是在手機、平板、電腦上完成。學生在數位化時代,面臨越來越多的「非連續性文本」,要同時看文字、圖片、表格,還要點連結查詢、比較各個網頁內容。這樣「多文本」的訓練,相當切合PISA的施測重點,尤其對閱讀項目的表現更有明顯影響。

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長彭富源說,台灣在疫情的催化下,成功導入數位學習模式,歸功於第一線教師的快速應對。他對未來台灣學子在PISA的表現感到樂觀,認為在108課綱的實施下,會持續深化學生的核心素養發展,增進探究、實作能力,且切合真實生活,學子的表現還會再進步。(編輯:管中維)1121205

教育部、台灣師範大學5日揭曉2022年國際學生能力評量計畫(PISA)結果報告,歷經疫情,只有4國被評比為「具備韌性」的教育體系,包括台灣、日本、韓國、立陶宛。(台師大研究團隊提供)中央社記者陳至中台北傳真 112年12月5日
教育部、台灣師範大學5日揭曉2022年國際學生能力評量計畫(PISA)結果報告,歷經疫情,只有4國被評比為「具備韌性」的教育體系,包括台灣、日本、韓國、立陶宛。(台師大研究團隊提供)中央社記者陳至中台北傳真 112年12月5日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地機族
172.30.14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