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4日水氣增合歡山可能下雪 氣象署:負北極振盪對台影響有限

2023/12/3 10:33(12/3 10:51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圖為11月20日北市西門町商圈逛街民眾穿著保暖衣物。(中央社檔案照片)
圖為11月20日北市西門町商圈逛街民眾穿著保暖衣物。(中央社檔案照片)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張雄風台北3日電)前氣象局長鄭明典今天說,負北極振盪正在發生,北極的冷空氣外流至中緯度,但預估對台灣的天氣沒有影響。氣象署提醒,明天水氣增多,3000公尺以上高山有機會降雪或下冰霰。

前中央氣象局長鄭明典今天在臉書表示,負北極振盪正在發生中,預計持續時間會相對長一些,主要影響範圍較偏北,對台灣天氣應該無影響。

鄭明典解釋,負北極振盪是指偏暖的空氣流入北極圈,北極的冷空氣外流至中緯度,這次冷空氣串成一團分布約半個緯度圈,是很明顯的結構。

中央氣象署說明,負北極振盪發生時,極區冷空氣便較容易南下影響中緯度地區的天氣,使較接近極區的北美、北歐及北亞(西伯利亞到蒙古一帶)容易出現偏冷的天氣,中緯度的地中海區域國家則出現降雨偏多的現象。

氣象署表示,由於台灣位於熱帶與副熱帶之間,與北半球極區相距較遠,北極振盪對台灣的影響較不直接,負北極振盪導致冷空氣南下的影響有限。因此並不是有負北極振盪發生,台灣就會冷。

根據資料,約在去年12月中旬也曾發生負北極振盪,鄭明典當時示警「台灣被掃到邊的機會還是不低」。

氣象署指出,今天東北季風逐漸減弱,但各地早晚仍涼,迎風面水氣較多,北部、東半部地區及中南部山區仍有局部短暫雨,其他地區為多雲;溫度方面,北部及宜蘭高溫約攝氏20到23度。

氣象署表示,明天華南雲雨區東移,伴隨台灣附近有低壓發展,水氣增多,中部以北及東半部地區有短暫雨,南部地區亦有零星短暫雨;若溫度與水氣配合,3000公尺以上高山有降雪或下冰霰的機會,山區應留意路面結霜或積冰等現象。(編輯:張雅淨)1121203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地機族
請繼續下滑閱讀
172.30.14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