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會走路的肺炎」黴漿菌感染 抗藥性逐年上升

2023/10/31 18:12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曾以寧台北31日電)近日有醫師表示,肺炎黴漿菌正在中國大陸流行,台灣也出現病例。疾管署今天指出,肺炎黴漿菌因多數感染者可自行痊癒,又稱「會走路的肺炎」,研究發現抗藥性逐年上升,治療由臨床醫師評估。

台大醫院小兒感染科醫師黃立民近日對媒體表示,肺炎黴漿菌目前正在中國大陸流行,且近期在台大兒童醫院也發現感染病例增加。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副署長曾淑慧今天在疫報記者會說明,過往每年秋天都可以觀測到一些肺炎黴漿菌個案,醫療院所相關資訊來看,目前有些個案在傳播當中,但因肺炎黴漿菌不是法定傳染病,因此沒有監測相關數據。

防疫醫師林詠青說明,黴漿菌感染造成的肺炎,是「非典型肺炎」的一種,主要症狀仍是呼吸道症狀,如咽喉炎、肺炎等,此外也有發燒、頭痛、倦怠等常見症狀;不過與鏈球菌相比,症狀較輕微,但是會比較久,乾咳等情況可能持續幾週甚至數月時間。

治療方面,林詠青說明,多數病患都會自行康復,但仍有造成肺炎、腦癌併發重症的風險,尤其孩童、長者,若併發肺炎、腦炎,或有加重氣喘狀況,就要選用適當抗生素做治療。

林詠青指出,過往黴漿菌第一線是採用聚環類抗生素進行治療,但是研究發現,2000年以後黴漿菌對聚環類抗生素的抗藥性逐年上升,在亞洲地區更已高達9成,台灣去年發布的研究發現抗藥性已高達7成;目前仍有其他抗生素可用於治療,但若有其他藥物使用在小朋友,會有安全性、副作用的疑慮,臨床醫師仍要評估。

訂閱《早安世界》電子報 每天3分鐘掌握10件天下事
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格式
訂閱
感謝您的訂閱!

疾管署2019年曾發布致醫界通函表示,肺炎黴漿菌因多數感染者可自行痊癒,又稱為「會走路的肺炎」,一年四季皆可能感染,但夏天及初秋較常見。潛伏期約1至4週,小於5歲的孩童感染時發燒較少見,但可能會有喘嗚、嘔吐或腹瀉等症狀;較嚴重的病人可能出現肺炎症狀而需入院治療。

疾管署並在通函中提醒,近來各國研究顯示肺炎黴漿菌對巨環類抗生素抗藥性增加,治療困難度隨之上升,因此建議對於疑似感染肺炎黴漿菌病患如須使用抗生素,應考量其年齡與臨床表徵嚴重度,並參考國內臨床指引進行治療。(編輯:李亨山)1121031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地機族
172.30.142.51